1990年9月1日,赵兵踏入了乡里的中学。同龄人比他高两届,人家都初三了,他才初一。笨嘛,小学留了两级...
一间传达室、一扇对开上了锈铁栅栏门。外加长长的红砖院墙,墙头上还有些杂草。清一色的瓦房一共六排排在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两旁。最后面是操场。
赵兵充满信心,要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理想。
初一年级一共六个班级。赵兵初一一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是30多岁壮年男教师,姓张名国栋。国子脸上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经常里面穿件蓝色确良寸衫外面套着灰色毛线背心。穿着黑色的裤子和皮鞋。喜欢说不大标准的普通话。
班级里面同学共有50名。课桌比较陈旧。赵兵的同桌是个女大亨,为什么说她是女大亨呢?乡长的女儿,官二代。比较霸气。本就一人一半的课桌,她用小刀刻了分界线,这也没什么,问题她占了一大半,赵兵只有一小半地方。长凳同样如此。大半在她控制区域。
这些都不是事。抵挡不了赵兵学习的热情。他早已习惯没有同学推举他做班干。小学里唯一的一次只是劳动委员。
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班级第一次摸拟语文考试。
语文本就是赵兵的强项,尤其是作文。作文题目要求以农村庙会为题展开。
赵兵洋洋洒洒的写了这篇作文。开心的第一个交卷。
第二天上学,赵兵被张老师叫进办公室。赵兵的考卷摊在他的办公桌上。
“赵兵同学,请你解释一下,你为何抄袭别人的文章。”
“什么,我没有,这是我自己写的。”
“是吗!”张老师生气的推了推他那厚重的近视眼镜。
“是啊!我自己写的!”
本来就是我自己写的,他为什么不相信我,说我是抄袭别人的。
“以你现在的学历知识,你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这本来就是我写的!”
“啪!”一个响亮而火辣的耳光打的赵兵眼冒金星。
此时赵兵身高虽然172,但是他非常的瘦弱,这一巴掌把他打的原地转了三圈,目含泪水,委屈至极。那样的年代,又有多少家长关心孩子在学校里会遇上什么样的老师呢?尤其是在农村。往往一个老师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十五岁的赵兵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张老师会说他的作文是抄袭的,从那以后,他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开始厌恶语文课。数学成绩自然不用说了,本身就是勉强及格的份。
本来坐在中排的赵兵,离开了女大亨,被分到了最后一排。
农村的妇女,没事就会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唠嗑。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在一天下午却发生一件不寻常的事。
张月兰和几个门旁邻居拉家常。说漏了嘴,得罪了当地开饭店的李家。90年代能经营一家饭店,就属于小资阶级了。自然是有钱人,家大业大。不把穷人放在眼里。眼里是揉不进沙子的。尤其是对子女教育采取放纵教育的多。是凡家族大的都喜欢崇尚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