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张月兰一次没有打过小赵兵,在小赵兵精心照料下,她的精神病逐渐好转。年仅十四岁的小赵兵,学会了做饭,洗衣服,照顾妹妹,带妹妹上学,种菜,插秧...张月兰和李大妈借了十元钱,从县城里进了植物肉,牛肉,还有家里种的菜在街道上摆起了小摊,日子一步一步,好过起来,赵兵和妹妹终于不用常年吃老咸菜了,偶尔饭桌子上会出现几块诱人的红烧肉...
五年级了,大器晚成吗,小赵兵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第一次得到班主任陈老师的赏识。第一次当了班干部,劳动委员!
能得到老师的赞赏,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赵兵每天放学后都会陪值日生打扫卫生。把凳子整整齐齐摆到桌子上面。认真的拿抹布擦窗户玻璃。黑板擦的干干净净。后面的黑板除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多了小赵兵的作文。小赵兵的语文成绩总是一百分,数学60分...估计头脑被打的,数学就是转不过弯...
这一年是1989年,小赵兵的父亲留着帅气的长毛卷发,带个大墨镜,穿着西装,喇叭裤,大皮鞋,回来了。还带了又长又弯的水果,华子说是香蕉。特别甜,好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水果,小赵兵和小赵燕吃的开开心心。
华子把家里半条街的地基都免费送人了,只留下七间地基。用他的话说,就是邪气大,他总输钱。张若兰留下的地基,就这样败在了他的手里。很快赵兵家的茅草屋显得格格不入...因为送出去的地基,全被人盖上了砖墙瓦屋。此时的华子才意识到他犯的错误。然后卖了三间地基2000元,把茅草屋推了,盖了三间瓦房,后面一个厢房。
小赵兵和他妹妹住上了瓦房,正式告别了茅草屋时代。此时的赵兵成了邻居孩子里面的孩子王。
夏天,带着一群小伙伴,手里挎着篮子,跑到粮站里等西瓜子。谁吃西瓜就把篮子放他面前,叫他把西瓜子吐里面。小伙伴们留着口水,看着这些敞开胸怀的大汉们,吃的犀利哈喇...瓜子拿回家后洗干净,送去收购站卖钱。
带着小伙伴采桑果吃,一咬一嘴红色...
秋天带着小伙伴们摘蚕豆,煮熟了用线窜起来,套在脖子上,饿了就吃。
冬天带着小伙伴们,用小木棍栓上白线,扣上鸡肠子去河里掉海虾。总是会钓的满满一篮子海虾,弄到赵兵家里厢房,老土灶里呼熟了吃。其中小宝子,小云子,小龙子,忙的是最欢了。二村年长赵兵两岁,所以虽然多多多多喊的一头劲,就是不带赵兵玩。
二村当然是和他同龄人玩了,一起抽玫瑰香烟,二毛钱一包,喝第一泉白酒,经常喝的下小猪,倒在家门口睡觉,因此他没少挨李大妈的揍...
赵兵最喜欢的就是每天晚上,带着小伙伴们,每个人拿着小板凳,去夏庄抢地段看西游记或者上海滩了,要么就是雪山飞狐。为什么要抢呢,因为黑白电视太小了,14英寸,整个一个乡就那么一台黑白电视。还是家庭背景好的,有钱的人家。刚天黑就把小黑白电视搬到他家门口公场上,很快就会聚集很多人,外村的也会赶过来不少大爷大妈。你去迟了就抢不到前面的坐位。据说电视是要电视票才能买到哦。就像粮站的大米要粮票购买一样。
只要赵兵一声令下,小宝、小云、小龙等就会一窝蜂的去抢前面的地段,早早坐在那等。要是碰上停电了,也只能眼巴巴的拿着蒲扇驱驱蚊子,眼巴巴的等来电,实在不来电了,只好撤了,回家睡觉。
“哥哥,咱们家什么时候才能有电视机呀?”赵燕问道。
“不知道哦,不过哥哥有办法现在就能让你有电视看,还不用等晚上跑夏庄公场上去看!”
“什么办法,哥哥你快说嘛!”赵燕推着赵兵的胳膊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