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 ,孤独的土地(2 / 2)深圳的传说首页

在他们在成为恋人的临界点时刻,过乔却现出了内心的迷茫,毕竟他被另一个女孩伤害过。对女孩的纯真带有疑问。

这是3892年的夏天。

战后二十多年,深圳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听老人说,二三十年以前发生过一起战争。

新城南的珠江河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显现出昔日的秦淮河之气象,江上莺歌燕舞,游人怡然自乐。河岸边的画廊上有一首来自常州的柳易先生用毛笔题诗道:

时光负我添新岁,

我负烟云些许愁。

旷野寒枝空自舞,

长河浊水径然流。

他的字苍劲有力错落有致却充满惆怅。

由于深圳新港的港口靠得珠江的出口,带来了整个珠江流域的贸易货物,贸易非常繁忙。由于贸易的繁忙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深圳如今已经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世界经济中心之一。珠江口岸,烟波渺茫,开阔雄壮有昔日长江的气象,江河日夜奔流,象奏一曲古老民谣。

深圳中部是一条大峡谷,大峡谷从高空看起来像一个湖。大峡谷将深圳分割成三块孤岛,东部的富人区福田和罗湖部分地区,南部的商业区宝安,北部的平民区观澜。它们靠大峡谷上的飞艇和地下的地铁往来运输联系。

般若寺是深圳北靠边境的一个小市庙。

般若br,佛教词语,亦作“波若”、“钵罗若”等,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为巴利文音译,意为智慧。不是日常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洞视彻听、一切明了的无上智慧。为了跟普通的智慧相区别,所以用音译而不用意译。鉴于此,寺庙的名字应该是般b若r寺,而不是人们经常叫的般bn若ru寺。

它的寺院非常的简朴,但却名声在外。是因为寺周围很多的平房,建于九百多年前的大灾难年代。相传在大灾难的年代,北方的一条龙从战火中飞离,辗转来到南方,最后在深圳的一个小山洞里歇了下来。这个地方的树木从此非常茂盛,水流清澈。这个洞就是般若寺的选址之处。龙死后,它的骨架化为了洞内四壁的石头。高僧一尘大师于2913年修建般若寺,3109年、3124年两次重修。之后又遭到破坏,3316年重塑佛像,又进行了修缮,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

般若寺孤独而静静的沉睡在深圳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时光。因为离北部荒原不远,那里一直是深圳难民的聚集地。

菩提树下,度一切苦厄。大凡人们在饥荒年代,困难年代,或者人生处绝望之境,都会来我佛寺庙来求取一些解药或者寻求一些答案。在菩萨面下,心问一下我是谁?人生是为何而来?为什么要遭此劫难?人生为何如此艰辛?

玄奘大唐西域记施鹿林东涸池曰:“受胎出胎,备经苦厄。”人生大苦,不管是求知,打工,创业,感情,寻觅,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苦,有身苦,心苦。一些人不得平静,一些人不得安宁,有些人夜不能寐,有些人食之无味。一世迷茫,或一时迷茫。有些人误入心魔,如火焚身,有些人为贪婪为痴念,欲罢不能,有些人,病入膏肓,痛彻生死,真是煎熬。菩提树下,方度一切苦厄。李贽心经提纲曰:“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佛堂下香焚渺缈,若虚若无,其中一定包含了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博大力量。出世入世,佛教文明的悠远而精深,能包容一切的原罪与悲情。

所以,般若寺以其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很多人前来朝拜。其中也包括了广州围墙内的难民。他们还没有从战争中的苦难中解脱出来。他们不畏惧艰险,不怕被高墙埋葬,也要突破重重困难,朝着心之向往的佛源圣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