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雾缭绕中,一个德军士兵冲进了掩体中,向着众人传达了命令。虽然外面炮声依旧,但士兵还是离开掩体进入战壕,会合了其他班后,又跟随冷面少尉会合了其他部队,进入了交通壕。
相比于昨天的不知所措,经历过几次激烈战斗磨练的应龙和文怅然,虽然依旧对战争依旧敬畏,但也有了敢战、能战的心态。而在战争中,这种敢战、能战的胆气是极其重要的。
交通壕也被苏军的炮火炸塌了不少地方,部队只能不断从废墟上翻过去。花费了一些时间后,部队冒着炮火进入了前沿阵地,一路上的损失竟然极其轻微。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德军士兵分散到各个战位上,大多是一些两人射击位置。阵地正前方,苏军的进攻集群再次出现,远远的看去如一根黑线逐渐变大。
文怅然发现前沿阵地上的德军士兵并不是很多,射击位置有近半都是空缺的,在预备队进入后才将空缺填满。预备队直接增强进了前线部队,再加上进入交通壕前看到的情景,预备阵地里的留下的极少部队,文怅然估计后续是没有什么大规模的预备队了。
这个发现让文怅然有些绝望,“绝大部分的部队都摆出来,连预备队都快没有了,穷途末路啊!看来今天是不好过了,绝对会比昨天更惨。不知道还能不能活下去,如果防线崩溃了怎么办,逃吗?人生地不熟的,怎么逃?往哪逃?”
文怅然有些焦急的四处张望着,想要寻找可以利用的地形,但射击位置低矮有限的角度却让他没有什么收获。思考了一下后,文怅然转身从射击位置里向战壕里探出头去,发现没有人经过,便转回身对应龙轻声说道:“帮我看着点周围,我去做些事情很快就回来。”
虽然文怅然没有说具体的事情,应龙却立刻点了点头,毕竟在这里文怅然算是他最熟悉的人了,帮助他并没有什么坏处。
文怅然搬着脚下的木箱来到战壕中,把木箱竖起来倚在墙边,又把刺刀握在右手里,后退几步一个冲刺踩在木箱上借力,然后扑在了战壕边沿的浮土上,接着右手借着插入地面的刺刀一拉,左臂在地上一撑,就爬出了战壕。
趴在地上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下四周的战壕,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远方正在接近的苏军攻击集群上,没有人注意到自己,文怅然便向前匍匐前进了一段距离,爬起来单膝跪地开始瞭望。
此时太阳早已升起,四面无风,空中仅有几朵白云漂浮着,能见度极好。文怅然观察到前沿阵地后方便是众人来时的预备阵地,前沿阵地和预备阵地在苏军不断的炮火轰击下,早已变成一片黑褐色,而预备阵地再往后的地区因为未遭受炮击,依旧是一片白色,雪地中的情况有些模糊不清不好分辨。但在这一大片白色中,在预备阵地的一点钟方向,那里同样被白雪覆盖,地形却产生了隆起,再加上白色中掺杂着点点其他颜色,似乎是一座被森林覆盖的小山。文怅然的动作很快,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后,便迅速趴下匍匐返回。
文怅然看到应龙站在射击位置和战壕的拐角处,不时的转头观察两侧的战壕,听到爬行的声音后便抬头看了过来,对自己点了点头,文怅然立刻翻进战壕,搬着木箱回到了射击位置。
装模作样的把步枪架在战壕上,文怅然心里却在回想自己刚才看到的地形,他大致估算了一下,那座小山距离他现在的位置应该在两三千米左右,更具体的数字他无法估算,毕竟他没有学习和训练过目测距离,只能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判断了。小山离着预备阵地更近,从这里前往小山可以借用交通壕和预备阵地的战壕作为掩体,真正暴露在旷野中的距离并不多,如果防线崩溃,撤往那里的可行性应该不算很低。
文怅然想好后便凑近应龙,小声说道:“本,在预备阵地斜后方有一座小山,”文怅然伸手指了指大致的方向,“如果防线崩溃,我们就尽可能的跟随大部队撤退,进入预备阵地进行防御。但如果连预备阵地都崩溃了,能够有组织的撤退最好,如果不能的话,我们最好是前往那座小山。那种地形再加上树林,即便有追兵追击我们,苏军的坦克也很难进入,要想搜索只能靠步兵,趁着苏军步兵搜山,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方向撤退,避免被苏军咬住。”
之所以跟应龙说这些,文怅然也是经过考虑的,昨天的战斗经历就可以看出,对方不是只知道硬拼的人,想法和自己差不多,而且身手了得,如果到时自己侥幸未死,与这样的人合作活下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应龙看着眼前的身形矮胖的文怅然,心中是有些惊讶的。从昨天遇到时差点被敌人干掉,需要自己解救到后来与自己并肩作战,战术动作越发娴熟,与自己配合得当再到今天主动观察观察地形,寻找后路,应龙眼中的文怅然变化很大。
虽然不知道文怅然的判断是否正确,但仅仅是有这种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就是应龙所没有的。应龙没有想这么长远,因为他以前的生活用不到想这么长远,完全被别人强行操控,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下一刻会遭遇什么,能够思考反抗的只有眼前当下。但显然,现在的情形和以前不一样了,应龙发觉自己也需要做出改变来适应变化,虽然暂时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改变,但学习文怅然的模式似乎是没有错的。
没有说话,应龙只是用力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