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淡淡的乡愁 (1)家乡的水山(2 / 2)闲看生活散文集首页

很奇怪,我竟没在水库坐过一次船。水库很深,淹死过人。虽在水乡,但父母管教,我还是旱鸭子。父亲常来这里钓鱼。“袍拉子”多,我是吃它长大的。

每到雨季,空闲之余,父亲会邀两三个好友,去水库钓鱼。在水库钓鱼,“袍拉子”不要钱。“袍拉子”喜欢小红蚯蚓。每次钓鱼,父亲会在淤泥里挖小红蚯蚓。我也钓过,但鱼难上钩。父亲说我没耐心。我见过他钓鱼,耐心十足,不知如何练成。或许和他的部队生涯有关。

家乡多山,盛产松树。山皆高大,且树林茂密。后山最高山,叫莲花寨,曾是匪寨。水库建在匪寨半山腰。高家坳是去匪寨必经地。半山腰有块兀秃大石。站在石上,能望山脚全景。这是土匪放哨地,也是矿山,盛产黄金。

老一辈讲,匪寨解放,村民摘了茶树,每年会摘茶叶,花了许多心血,现在却被遗弃。说完满脸心痛。我说还能摘?他说看了,茶树被黄金沙埋了许多,不能吃了。我特意去了匪寨,看了茶树,确实不能吃了。

成也黄金,败也黄金。有的村富了,有的村牺牲了。我所在的村庄属于后者,付出了极大代价。

曾有人问,家乡在哪?我说巨口铺镇。他立马露出羡慕,那地方好,遍地黄金。他是介绍看多了,该镇资源丰富,金、锌含量高。但他说得也没错,家乡的路都由黄金沙铺成,公司离村部也只几百米,但外乡人又怎知?山清水秀没了,鱼虾也绝迹了。

匪寨旁边的山,是外公家的山。山上有成片尖栗树,家乡人叫金栗。大舅口述,鬼子来时,外公带村民躲进这山。山位险要,上山要经过一条悬崖,只有一条陡坡上去。我去过两次,一次砍了干竹,一次摘了金栗。这种栗子少见。我前两年才见水果店有,但是改良的,大了五六倍,二十元一斤。

有几座山盛产竹。有竹就有笋。冬笋难寻,刚冒芽就被扯了。我只扯春笋。春笋有大有小。新鲜大笋不佳,偶吃一顿还行。大笋炒腊肉,也还过得去。但大笋产量大,而当时大家只吃小笋,只有把大笋用沸水过滤,入芦席摊晒。大笋在秋冬季却成了抢手菜,立马身价百倍。

扯大笋时,我捡到一只大灰兔,约四五斤,但已经死了。原因不得而知。灰兔有点臭,我又扔了。山上动物极多,未禁令前,每遇大雪,会有人去打猎。不说小动物,野猪、麂子都很常见。老一辈讲,解放初期,连老虎都有。

小笋虽好吃,但难采摘。它喜欢躲在密竹林,周围还布满毒气。想吃小笋,必须全副武装,不然身上会有坨,让你难受至极。小笋叶清香浓。小笋炒肉很好吃,但小孩又怕听到。它还有另层意思,就是挨打。某小孩犯错,常有人说:“你老火,回去要恰(家乡人喜欢把吃说为恰)小笋炒肉了。”

家乡的枞菌也多。枞菌是难得山珍。我喜欢吃枞菌。在城里,出枞菌时,超市或街上有卖,但质量不行,而且还贵,五十元一斤。吃这种粗枞菌,在家乡是会被取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