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将军,这边请。”
高弘毅跟着院公进了徒善义府,放眼望去,秋枝、影壁、石凳、字壁甚是雅淡,让他心情瞬间平和了许多。
方才在府外进来之时,仿若走入天罗地网,如今看府里人丁稀少,别说军士,就连下人也只三两个。这般情景,多少会让人心中觉得安全不少,放松下来。
这徒善义总算是提携高弘毅之人,当初若是没有他,或许还没有高弘毅如今这般气象。虽然进中都城之后,高弘毅几番拜见,均没得到应允。心中虽觉得疑惑,可倒也能理解。
徒善义是贤达公心之臣,这在金国是有目共睹,想来他刚晋升平章政事,国事繁重,有些忙碌也是有的。
“将军,这边。”
院公年纪有些大了,走路有些缓慢,但声音若洪钟一般,听着踏实不少。
高弘毅跟在他后面,过了前厅,没做停留,继续往中院走去。
这一路上,高弘毅四周仔细打量了一番,每一处房门上都缀有门联,上书大都是为国为民,克己复礼之类的词话。
徒善义忠心为国,可昭日月,是所有人都知晓的。可把这些话都挂在门房上,似乎也有些太过于表达自己如何忠心了。
高弘毅心中知晓,他与徒善义一开始是心意相通,为的都是公心,看不上那些乱搞事情,搅乱是非之人的。可如今两个人目的大不相同了,徒善义一心为了金国,高弘毅则为的是大宋遗民,乃至大宋。
金宋之战,高弘毅虽为金国立下大功,可他参与了之后,也彻底明白,金宋不同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可能和平相处的。如今虽然议和,只不过是双方喘息之谈,假以时日战争绝无避免。金宋一旦开战,他为宋人遗民必会被金国推到最前面,到了那时岂不就是同胞相残嘛!
在金国来说,大宋遗民是廊下走狗。在宋国而言,大宋遗民却是个卖国叛民!
今日,他来徒善义府,虽因屠苏被困而进来。可实际上他倒想跟徒善义好好聊上一聊,探探他的想法,设法劝他支持智王继承大统。即便徒善义不答应,也一定要设法让他这个平章政事,领皇城禁军之人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推智王这个老东西继承金国帝位,对金国未来虽说太过卑鄙,可高弘毅也是没有办法,他现在必须要强大,自己不强大,怎么会有未来!又怎么能够保护朋友兄弟,骨肉亲人!
而金国如果有位圣名君主,又岂能坐视他做大不管,为了大宋遗民的未来,他只能如此做。
“高将军,前面这就到了。”
高弘毅跟着院公走到一处名为为公的大殿跟前,停了下来。
“将军,稍后,容我进去通禀。”院公说着往殿中去了。
高弘毅站在原地,看向四周空无一人,突然又觉得有些不对,这徒善义再怎么说也是平章政事,堂堂帝师啊!他再喜欢素静,这佣人也不能如此之少吧!
啊!啊!啊!
一阵哀嚎之声,如神魂俱断,凄厉的传了过来。
声音距离高弘毅很近,似乎就在他身后的围墙旁边,并且那声音还很是熟悉!
难道是屠苏?
高弘毅紧张起来,立即便要去查看,偏巧那进大殿的院公走了出来,叫住了他。
“将军,将军,请进吧!”
那哀嚎之声依然不断,甚至那皮鞭的声音高弘毅也听的一清二楚,他问到,“院公辛苦,敢问这是什么声音,如此刺耳。”
院公对那声音似乎习以为常,很是平淡的说,“看护们在教训一个不懂事的下人,若搅扰了将军,我这就让他们换个地方。”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