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宫深似海(2 / 2)凤绝六宫首页

二老同时惊道:“什么?这是真的?”

于是,张凤吟简要地述说了一下竹林里发生的事,也不由得他们不信。张盛庭此时细细回想纪天佑来此求学的时候,确实像极了自己的某个学生,可纪天佑绝口不提家事,自己也只当他是个好学的晚辈,怎么也想不到竟是当今的太子。

张盛庭到底在官场待得久,他随即就想到刺杀之事想必和万贵妃脱不了干系。张夫人却想,古人有云,一入宫门深似海,看来这段情缘还是早点了断的好。当下劝慰女儿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纪天佑回到行辕不久,一名侍卫很快就提着他的行李回来。打开一看,还看得见那张褐色的信封,信纸上还清楚地写着“明日巳时,五里外竹林一叙,必不负卿之笃情。”张凤吟的那番话还不时地在耳边回响。

“微臣刘大夏求见太子殿下。”

“快快有请。”轻轻一捏,顺手将纸扔进了篓桶里。

刘大人道:“太子可知今日行刺的刺客是何人?”李俊把张凤吟捡到的腰牌交给他。刘大人愤道:“东厂越来越猖獗,现在居然胆敢行刺太子。我们回京之后定要好好掺汪植一本。”

朱祐樘道:“单凭这个腰牌,他们大可以说是有人故意陷害,除非我们抓到刺客,不然很难定他们的罪。”

刘大夏又道:“微臣看此事一定和万贵妃有关,就算不能定他们的罪,至少可以给他们一个警告,让他们收敛一点。”

李俊好奇道:“刘大人是怎么知道我们在竹林之中?又正好赶了过来。”

刘大人俯身下拜,“微臣不敢隐瞒,出宫之前,太后有找过微臣,提醒微臣这一路上要多加小心防范,所以从太子住到张家之后,微臣都有派人暗中留意,失礼之处,还请太子恕罪。”朱祐樘俯身相扶,“刘大人请起,大人一片忠心,祐樘岂会误解。”

刘大人道:“太子请放心,微臣已经令沿途州府加派兵马保护太子,定不会再有任何差错。”

到了下午朱祐樘想来想去还是要去张家向他们道个别,刘大人担心仍有刺客在开封,想要阻止。朱祐樘认为刺客行迹败露,必不会在此久留,更何况城中人来人往,就算真的有刺客也不会在城里下手。只是刘大人为了保险起见,仍是叫李俊陪他一同前往。

二老既然已经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再见他来到府上自然是要向他行礼,“草民拜见太子殿下。”朱祐樘忙伸手去扶,“此番来开封是有任务在身,是以不公开身份,二位不必行此大礼,更何况张老自幼就是我的老师,更不该如此。”

张盛庭道:“太子殿下胸怀宽广,心系天下,实乃大明之幸。”

朱祐樘道:“我来是想和张老道个别,顺便……还想和凤吟说两句话,不知她是否在府上?”

昨日张盛庭已经从她夫人那里知道了他和他女儿的事,今日见她女儿回来的神情,也知道他女儿的心中所虑。一家三口一条心,都觉得还是不要跟太子有任何的瓜葛,只想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朱祐樘见他脸上为难,不愿回答,说道:“张老和夫人大可放心,相识一场,,我只是想道个别,别无他意。”张盛庭虽惊讶于他的身份,可对他的人品倒也是深信不疑,“你们去后堂请小姐出来。”

过了一会儿,不见张凤吟出来,却见依依走了出来,“太子殿下,我们小姐有请您单独到后花园一叙。”

朱祐樘到了后花园,见张凤吟已经在那里等候,她已不像刚知晓真相时那么万般无奈,现在神情泰然自若,如往日一般。

“天佑,我知道这样叫不合适,但我们还是朋友,而且现在又不是在府衙,我就不向你行礼了。”

朱祐樘道:“你还能这么想,我心里很开心。”他却未必知道张凤吟此时此刻心中的感受,若她像一般女子那样想着攀龙附凤,那一切该有多简单,她大可以跟着太子进宫,享受着皇室的荣华富贵。可她偏偏不想卷入深宫之间的明争暗斗,可付出的真情怎么说放下就放下,她在理智地权衡自己所做的决定后,说服自己要跟他做个彻底的了断。

张凤吟正色道:“天佑,我们相处了这么久,都当彼此是真心知己,怪只怪命运弄人,我们终究有缘无分,今日说清楚之后,如果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再见面,希望我们还是朋友,最后还是那句话,希望你将来要做个无愧于天下的好皇帝。”朱祐樘见她意志坚决,知道无法劝服她留在自己身边,又想她说的不假,深宫之中危险重重,也许留在这里,她才能平安地度过一生。

“我答应你的,一定做到。”

来日巳时,刘大人的车马从行辕出发,两街的百姓夹道相送,表示对这位好官的不舍之情。车马行至城门口,知府大人也已恭候多时,朱祐樘仍是不愿暴露身份,独自坐在车上,也并不与知府照面。

知府大人道:“开封能有今日,多亏了刘大人,下官略备薄酒,祝大人一路顺风。”一名官差手捧两个酒杯站在一旁。刘大人道:“本官只是奉皇命行事,这都要仰仗天恩浩荡,如今开封正值百业待兴,望知府大人也能秉承上意,下承民意,凡事多为百姓谋福。”

“下官一定向刘大人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人共饮一杯后,队伍渐渐走出了城门口。在人群最不起眼的地方,有两个人一直目送着他们离开。

“小姐,你说不来,可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