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烽烟四起(2 / 2)正说三国首页

刘虞对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是采取怀柔政策的,而公孙瓒对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是敌视的,他决心用武力消灭乌桓部落。资治通鉴上说正是因为这样,两人产生了矛盾,但三国志说两人的矛盾是到“袁术事件”以后会提到后,这就有待考证了,我认为以三国志上的描述“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然乌丸、鲜卑稍更强盛,亦因汉末之乱,中国多事,不遑外讨,故得擅汉漠南之地,寇暴城邑,杀略人民,北边仍受其困。”来看要公孙瓒这个从小就看到“乌丸、鲜卑寇暴城邑,杀略人民”的辽西莽汉对乌丸、鲜卑产生好感是不太可能的,从这方面来说他们的矛盾从此产生是靠谱的!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十月,长沙盗贼区星叛乱,他自称将军,部众有一万多人,后来被孙坚平定了。孙坚为此还封了侯。

同年十二月,匈奴屠各胡部落反叛,来年三月,还杀了并州刺史张懿。

中平五年二月,黄巾余党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进攻太原、河东等地。

同年三月,灵帝下诏征发南匈奴兵,分配给幽州牧刘虞,去征伐张纯、张举的叛乱。南匈奴单于羌渠派遣左贤王率领骑兵赴幽州听候调遣。匈奴人害怕以后不断征发兵员,于是右部落反叛,与屠各胡部落联合,共有十余万人,进攻并杀死羌渠。匈奴人立羌渠的儿子右贤王於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在这里我们要说明一下,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古代游牧民族的统称,大约在秦汉相交之际,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后来汉高祖刘邦险些被匈奴所灭,幸亏用陈平之计才脱困。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朝都是用和亲的方式与匈奴交好像着名的昭君出塞,因为匈奴还保留了一些母系社会的传统,所以有很多匈奴贵族后来跟母姓改姓了刘五胡乱华时的汉赵就是南匈奴左贤王刘渊建立的。后来匈奴逐渐衰弱,分成了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西迁,据说后来横扫欧洲的匈人,就是北匈奴的后裔,而现在的匈牙利就是匈人建立的国家而南匈奴后来则归顺了汉朝。左右贤王是匈奴贵族的封号,分统南匈奴左右两部,一般左贤王位高于右贤王,由太子担任。

同年六月益州人马相、赵祗等在绵竹起兵,自称为“黄巾”,杀死刺史,进攻巴郡、犍为,不过一个月,连破三郡,有部众数万人,马相自称天子。益州从事贾龙等率领官吏及百姓进攻马相等,几天后将他们打败,马相等逃跑,益州界内安宁后来刘焉才到益州来补缺,做了益州牧。

如此多的起义叛乱,让汉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它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为了镇压叛乱,朝廷把重兵派往各地,由各地的地方官员统领。从此各地的军阀势力形成,造成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