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2 / 2)白话红楼梦:精编首页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贾雨村吟完诗,又想起自己平生的抱负,只是苦于一直没有遇到好时机,不由得挠挠头,对着天空长叹一声,接着又高声吟诵了一副对联: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

正巧这时甄士隐走来,听到了他的吟诵,笑着说道:“雨村兄,你的抱负可真是不小啊!” 贾雨村连忙笑着回应:“不过是偶然吟起前人的诗句,哪敢如此狂妄。” 接着他又问道:“老先生怎么有兴致到这儿来了?” 甄士隐笑着说:“今晚是中秋佳节,俗话说这是‘团圆之节’。我想你独自旅居在这僧房之中,难免会感到寂寞,所以特意备了些薄酒小菜,邀请你到我家书房小酌几杯,不知你能否赏脸?” 贾雨村听了,也不推辞,笑着说:“既然承蒙您厚爱,我怎敢拂了您的这番盛情。” 说着,便和甄士隐一同回到了书院这边。

不一会儿,喝完茶,桌上已经摆满了杯盘,美酒佳肴自然不必多说。两人坐下后,一开始都是慢慢斟酒,细细品尝,接着话题越来越投机,不知不觉就开始你来我往、开怀畅饮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户户都传出箫管和弦歌之声,天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洒下璀璨的光辉。这美好的氛围让两人兴致愈发高涨,酒杯一端起来就一饮而尽。此时的贾雨村已有七八分醉意,酒兴大发,对着明月抒发心中的情怀,随口又吟出一首绝句: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甄士隐听完,大声叫好:“妙啊!我一直都说你必定不会久居人下,从你今天所吟的诗句就能看出,飞黄腾达的征兆已经显现,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平步青云了!可喜可贺!” 说着,他亲自斟了一斗酒,为贾雨村祝贺。贾雨村一饮而尽后,感慨道:“不是我酒后说大话,要是论起当下的学问,我也勉强能去混个名声。只是眼下我连进京的路费都没有,京城又那么远,光靠卖字撰文根本到不了。” 甄士隐没等他说完,就急忙说道:“你怎么不早说呢。我一直都有帮你的想法,只是每次见到你,你都没提过这事,我也不敢贸然开口。如今既然说到这儿了,虽说我没什么大本事,但‘义利’二字还是分得清的。而且正好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你应该尽快进京,参加春闱考试,可别辜负了你的才学。至于路费和其他的事情,都包在我身上,也不枉你我相识一场!” 说完,他立刻让小童进去,赶紧封了五十两白银,又拿了两套冬衣出来。甄士隐接着说:“十九日是黄道吉日,你可以买船一路向西进京。等你飞黄腾达了,明年冬天咱们再见面,那岂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贾雨村收下银子和衣服,只是简单地谢了一句,也没表现出特别在意的样子,依旧和甄士隐继续喝酒谈笑。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三更天,两人才各自散去。

甄士隐送走贾雨村后,回到房间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太阳高高升起才醒来。他想起昨晚的事情,想着再写两封推荐信,让贾雨村带到京城,找个仕宦人家投靠,也好有个落脚之处。于是,他派人去庙里请贾雨村过来。派去的家人回来报告说:“和尚说,贾爷今天五更天就已经进京去了,还留了话让和尚转达给老爷,说‘读书人不在乎什么黄道黑道,关键是要把事情办好,所以来不及当面告辞了。’” 甄士隐听了,也只好作罢。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元宵佳节。甄士隐让仆人霍启抱着女儿英莲去看社火表演和花灯。到了半夜,霍启突然想上厕所,就把英莲放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坐着。等他上完厕所回来,哪还有英莲的影子?霍启急得在夜里找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也没找到。他害怕得不敢回去见主人,只好逃到外地去了。

甄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未归,心里就知道大事不妙,赶忙又派了几个人出去寻找。可这些人回来都说,一点英莲的消息都没有。这对夫妻半辈子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如今突然丢了,怎能不心疼。他们日夜哭泣,甚至都有了寻死的念头。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甄士隐首先病倒了,而封氏夫人也因为思念女儿,忧虑成疾,每天都要请医生来诊治。

没想到,在三月十五这天,葫芦庙里的和尚们炸供品的时候,不小心让油锅起火,火苗烧到了窗纸。这一带的人家大多用竹篱和木壁搭建房屋,或许是命中注定的劫数,火势迅速蔓延,一家连着一家,整条街都被烧成了一片火海,就像火焰山一样。虽然当时有士兵和百姓赶来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无法扑灭。大火烧了整整一夜才渐渐熄灭,也不知道烧毁了多少人家。可怜甄家就在隔壁,早已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好在甄士隐夫妇和几个仆人的性命没有受到伤害。甄士隐急得直跺脚,却也只能无奈地长叹。

没办法,甄士隐只好和妻子商量,先到乡下的田庄去安身。可偏偏近几年庄稼不是遭水灾就是遭旱灾,收成很差,而且盗贼四起,到处都是抢田夺地、小偷小摸的事情,百姓们无法安居乐业。官兵为了剿捕盗贼,闹得鸡犬不宁,田庄也难以安身。甄士隐只好把田庄卖了,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投奔到岳父家。

甄士隐的岳父叫封肃,是大如州人,家里以务农为生,日子还算殷实。他看到女婿一家如此狼狈地来投奔,心里就有些不高兴。幸好甄士隐卖田庄的钱还没用完,他拿出钱来,托付岳父帮忙随便买些便宜的田地和房子,好维持日后的生计。可封肃却哄骗他,只给了他一些贫瘠的田地和破旧的房屋。

甄士隐是个读书人,不懂得如何种地、经营生计这些事。勉强支撑了一两年,日子过得越发穷困。封肃每次见到他,都会说些风凉话,还在人前人后抱怨他们不会过日子,只会好吃懒做。甄士隐知道自己投错了人,心里既悔恨又无奈。再加上去年女儿丢失带来的惊吓,以及这一连串的愤怒、怨恨和痛苦,身体本就有了积伤。如今他年事已高,又贫病交加,渐渐显出了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

有一天,甄士隐拄着拐杖,强撑着身体走到街上散心。突然,他看见一个跛脚的道士迎面走来。这道士疯疯癫癫,穿着破旧的麻鞋和像鹌鹑羽毛一样补丁摞补丁的衣服。道士嘴里还念着几句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走上前去问道:“你嘴里一直在说些什么呀?我只听到‘好’‘了’‘好’‘了’的。” 道士笑着回答:“你要是真听懂了‘好’‘了’这两个字,那还算你明白。要知道这世上的万事万物,‘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要是不能‘了’,那就不是真的‘好’;要是想‘好’,就得‘了’。我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甄士隐本就有慧根,一听这话,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笑着说:“等等!让我来给你的《好了歌》做个注解,怎么样?” 道士笑着说:“你解,你解。” 于是甄士隐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疯癫的跛脚道士听了,拍手叫好:“解得妙啊,解得妙!” 甄士隐听后,说了一声 “走罢!” 就抢过道士肩上的褡裢背在自己身上,连家都没回,就和疯道士一起飘然而去。这一幕轰动了整个街坊,大家都把这件事当作奇闻传说。封氏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哭得死去活来,只好和父亲商量,派人四处去寻找甄士隐的下落。可哪里能找得到呢?没办法,她只能依靠父母过日子。幸好身边还有两个以前的丫鬟伺候着,主仆三人每天靠做些针线活卖钱,来补贴家用。封肃虽然每天都在抱怨,但也无计可施。

有一天,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口买线,忽然听到街上有喝道的声音。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了。丫鬟躲在门内偷看,只见一队队的衙役和捕快走过,不一会儿,一顶大轿抬着一位戴着乌纱帽、穿着红袍的官员经过。丫鬟一下子愣住了,心里想着:这个官员好面熟啊,好像在哪里见过。她回到屋里,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到了晚上,丫鬟正准备休息,忽然听到一阵猛烈的敲门声,许多人在外面叫嚷着:“本府太爷派人来传人问话。” 封肃听到这话,吓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自己惹上了什么祸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