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远航海备(2 / 2)陈柯在古代艰难求生首页

高丽被确定为首要目的地,但他们也规划了多条备用航线,以应对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遭遇海盗、恶劣天气或被其他势力察觉后的追踪。这些航线的规划被加密记录在特制的航海图上,只有少数核心人员知晓。

在与高丽及其他海外之地的贸易交流筹备方面,陈柯也做了精心布局。

她利用之前在商业往来中结识的一些海外商人朋友,通过他们传递隐晦的合作意向,探寻高丽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和贸易规则。

同时,组织手下秘密收集密州以及大辰的特色商品样本,如精美的丝绸、精致的瓷器、独特的手工艺品以及一些珍贵的药材等,计划以此作为与海外交易的敲门砖,换取他们所需的物资,如优良的马匹、稀缺的金属矿石、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若有可能)以及充足的粮食储备等,为在海外建立新的据点奠定物质基础。

陈柯还意识到,在海外建立据点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贸易和生存,还需要有一定的防御和治理能力。

她挑选了一些有管理才能和军事素养的人员,组成一个临时的 “海外事务筹备小组”,负责研究海外据点的选址、建设规划以及初步的治理模式。

选址要求既要靠近海边便于贸易和船只停靠,又要有天然的防御屏障如高山、礁石环绕,不易被外敌轻易攻破;

建设规划则包括建造坚固的城堡、仓库、住宅以及必要的军事设施如了望塔、炮台等;

治理模式则借鉴密州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制定出一套既能保障内部秩序稳定,又能促进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的方案。

然而,尽管陈柯的计划周全而隐秘,危险却始终如影随形。

太子杨渊的党羽虽然尚未察觉他们的具体行动,但在江淮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加强了对各种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的盘查。

陈柯得到消息后,一方面命令加快筹备进度,另一方面指示张淮在各地制造一些迷惑性的假象,如故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普通货物运输和人员聚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真正的关键物资和人员则通过更为隐蔽的小路和秘密通道进行转移。

在这紧张的筹备过程中,陈柯也没有忘记与密州的联系。她通过极为隐秘的信使,不定期地从柳相为那里获取密州的最新消息,确保密州在她离开之前不会出现大的动荡。

同时,她也将自己在海外筹备的一些情况简要告知柳相为,以便在必要时密州能够有所准备,虽然她知道,一旦踏上远航之路,与密州的联系将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彻底断绝,但她仍希望尽自己所能为这片曾经奋斗过的土地留下一些保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员训练逐渐接近尾声,物资储备也基本完成,远航的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陈柯望着港湾中那整装待发的船队,心中既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也充满了对可能遭遇危险的担忧。

但她清楚,此刻已没有回头路,唯有勇往直前,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之中为自己、为追随她的人开辟出一条新的生路,探寻新的机遇与希望。

陈柯深知,此次远航若要成功,情报工作至关重要。

她派出了最得力且擅长隐匿行迹的心腹之人,乔装成各种身份,如普通的商旅、流浪艺人甚至是落魄渔民,分别前往高丽以及沿途可能经过的地区。这些密探肩负着多重任务,他们要暗中探查当地的政治局势,了解各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与潜在矛盾,以便在未来的交往与周旋中能够巧妙利用;详细勘察各港口的防御设施与军事力量部署,寻找可能的安全停靠点与突破防线的薄弱环节;

收集当地的商业情报,包括各类物资的价格波动、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主要的商业势力与家族,为即将展开的贸易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还要密切关注海上的治安状况,如海盗的活动范围、巢穴所在以及他们的装备与作战风格,提前制定应对之策。

在情报收集的同时,陈柯对船队进行了最后的整备。她亲自监督每一艘船的物资装载情况,确保食物、淡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武器弹药、维修工具等战略物资都按照预定计划精准分配并妥善存放。对于那些珍贵的货物,如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她特别安排了专人负责看守,将其放置在最为安全且隐蔽的船舱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潮、防震和防盗措施。

船员们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演练与准备。他们反复熟悉自己在船上的职责与任务流程,无论是在正常航行时的岗位操作,还是在遭遇突发战斗或紧急危险时的应对步骤,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各个岗位之间的协同配合也经过了多次模拟训练,如水手与炮手在战斗中的默契配合,了望员与舵手在应对危险时的信息传递与快速反应等,力求在实际情况中能够做到无缝衔接,高效应对。

陈柯还为船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通讯密码与信号系统。在海上航行,船队之间的通讯至关重要,但又不能被敌人轻易破解。

这套密码系统涵盖了各种常见的指令与信息,如改变航向、调整航速、发现敌踪、请求支援等,通过不同颜色的旗帜、特定的灯光闪烁组合以及特殊的号角声来传达。

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船员才能准确理解这些信号的含义,从而保证船队在航行过程中的协调一致与信息安全。

陈柯深知此次行动必须隐秘进行,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她将净洁坊愿意跟随的三百八十人与从十五万流民中挑选出的一千两百人,分批悄悄送往常山。

常山那繁茂的树木,犹如一道天然的绿色帷幕,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隐蔽之所。

众人穿梭于山林间,小心翼翼地搭建临时营地,尽量不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免留下可疑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