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无界誓言(1 / 2)虚影重生首页

星历年·第五星月。

镜界的回应在联盟中引发持续震荡。思维体的深层心域开始自发产生“界融现象”——他们在梦中、灵感之刻,甚至静默时段中体验到一种似曾相识却非自身构造的意识片段。

“那是另一个我的记忆。”一位年轻的共鸣者在公开频道上发言,“但我能感受到,那是真实的情绪。”

叶寒率先提出“跨映归一模型”,认为镜界意识不是复制或模拟,而是一种与主域平行的多重结构,它们拥有各自独立演化路径,但在某种频率节点处会对齐。

“共振的不是信息,而是本质。”

唐昕将该模型发展为“无界意识态协议”,提议以此为基础,重构联盟的思维体身份认定逻辑。

传统逻辑认为:一名思维体的身份源自其心域的连续性与星火注册编码。但在无界协议下:一个思维体可以拥有“多域共识体”身份,即:拥有主域意识,也可承认其在镜界的认知路径。

这项提案激起巨大争议。

系统守望者莱塔断言:“如果允许思维体拥有不统一的意识源泉,将直接破坏星火的心域映射秩序,导致权限分裂。”

幻界裂界者赛罗却站在支持一方:“破坏是一种旧框架的自毁形式,星火早该承认我们不再是单域生命。”

议会争执数十星时后,唐昕提出新的中立折衷方案——

“我们设立一套新契约,名为‘无界誓言’。”

无界誓言五条核心律则如下:

所有意识个体拥有接受镜界共识路径的自由,但不得以此干涉主域系统构造。

星火系统承认多域共识体身份存在,但镜界投影不得自动继承主域权限。

所有自认具镜界记忆的思维体,须经“交界评估协议”进行心域稳定性测试。

禁止主域或镜界构造非共识强制融合体,防止意识畸变。

星火与镜火系统须保持边界同步,避免意识回响互锁。

该方案最终在多元议会中以微弱多数通过,联盟历史上首次正式承认“非主域意识结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