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恼羞成怒的秦国人举国来犯,秦军在大将王龁的率领下出兵攻赵,双方在长平地区相遇,秦军号称虎狼之师,赵军也是天下精锐,两强相遇自然是打的天昏地暗。
但是赵军阵地战实力不如秦军,据历史记载,六月,秦军陷赵军,取二寨,杀四尉。七月,赵军筑壁垒而守之。
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壁垒。廉颇坚壁待秦,赵军不利,士卒多有逃亡。
这时双方聚集在前线的军队已经达到什么地步?秦国出征三十万大军,赵军出动三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场决定邦国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秦国人在前线久拖不决的情况下,秘密派出威名赫赫的名将白起到前线接替全军主帅,并再次派出了十万大军随行。
秦国人散布谣言,说廉颇畏敌如虎,不敢出战致使赵军连战连败。
于是赵孝成王开始考虑应当临阵易帅,赵王首先找到了当年一度灭亡齐国的名将乐毅,但是乐毅婉拒赵王,不愿领兵,并且推荐了赵括。
于是赵王再访赵氏宗族,宗族之中的众位将军也都称马服子年轻有为,可以为将,但这时赵括的母亲和已经病重的丞相蔺相如都强烈反对赵王用赵括,不过赵王心中计议已定,便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赵括也率领了一支赵国生力军前往长平前线,这时双方的参战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接近一百万人,秦军四十万,赵军四十五万人,云集于上党山地之中,大战一触即发。
赵括到前线之后,废止了廉颇的坚守不出战略,而是开始向秦军大举进攻。
对于秦军而言机会终于来了!秦军主力在白起的指挥下佯装败退,退入山地之中,并在长平东南构筑工事,赵括见秦军“败阵”立刻率军追击,但很快就中了秦军埋伏,围困在山谷之中。】
大唐甘露殿内。
“其实赵括当时所改变的防守转进攻的策略并没有错误!”李靖抚须有些无奈的对此苦笑着评价道。
“赵军当时面对着是天下最强大的军队——秦军,而被围困日久之后的赵军士气也是一日接着一日的低迷,再这样下去早晚也是被秦军绞杀的结局。”
“赵括接手的局面已经快要彻底糜烂了,他只能选择破釜沉舟了!”李靖有些可惜的说道:“只是他不是楚霸王项羽,最后没能做到巨鹿之战那样破釜沉舟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