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与子同袍
河畔。
五六百将士拎着今夜斩获的首级,在基层军官与军吏的组织下,排成好几排的队伍,等待上交首级记功。
负责考功的军吏,例行对首级进行检阅。
包括记录、标记与密封。
密封首级的木匣,除写明时间地点与斩首立功之人什伍统属,
还须见证者、经手者在匣内签字画押,以最大限度防止冒功事件发生。
程序看似繁复,实也繁复,却是必须如此。
总不能前线报多少首级,朝廷就照着文书发放奖励。
而依丞相制定的军律,所有斩获首级都须送往后方进行多重核查。
看不出有虚报冒功、杀良冒功、重复冒功事件发生,相关战功才能确认,相关奖励才能发放。
没办法,每一颗首级都是钱,都是进身之阶,都事关国家财政军政,再重视再繁复也不为过。
譬如,为了防止一人杀敌,众兵弃阵争首,导致阵型混乱、甚至拔刀刺向战友的恶性事件发生,丞相还推行了“什伍斩首分功制”。
即什伍斩获首级,什伍内按战术贡献分配军功。
伍长、什长战时记录什伍将士关键贡献,战后在什伍内集体讨论贡献权重,最后再上报军吏进行核定。
此项制度有利有弊,勇者颇有怨言,怯者为之窃喜。
但也确实使得什伍形成了一个相对牢固的小团体,什伍凝聚力比旧制强上许多,战时阵形也能更好保持。
回到眼下,斩首分功如何且不去提,那传首验功的环节,却因刘禅这天子御驾亲征,亲自派人检阅勾稽之故,在关中战区得以取消。
将士们的战功虽不能当场兑现,却能迅速得到书面的确认,这是关中战区将士士气大涨的缘由之一。
而此刻,既然已先路过检阅首级处,刘禅虽一心想去探望死伤将士,却也免不了先至此地一观。
伤亡者须抚,有功者须鼓,既然决定到此劳军,不论哪一方都不好忽略的。
但所谓天子威仪还是要保持。
天子天子,可以离地近些,可要是离地太近,难免会让两腿扎在泥里的军士们心中少些敬畏。
时代如此,人心如此,他这天子不得不端着,飘着。
可事实上,对于要在何种程度上保持所谓的天子威仪,刘禅也拿捏不好这个度,更没人能教他这个度。
就连董允都劝他明日再来慰问劳军不迟,说明不同的人衡量这个度的尺子是不一样的。
刘禅不好说董允是错的,只是心里觉得自己能来,该来。
几名在场的校尉、司马及军吏见到天子龙纛,顿时于讶然之中脚步急趋,上前行礼,此地等着检阅首级的将士顿时哗然。
“陛下来了?!”
“陛下来看我们了!”
“今夜这仗打得恁轻松,陛下怎的还亲自下来看咱?!”
“扬武将军与右中郎将也在!”
“快看,护卫陛下的不是小赵将军嘛!”
今日之胜,与斜谷败曹真之胜截然不同。
那时候将士们先是大战一日,又是奔逃一夜,已是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而最关键的一击,又由一场洪水与四千虎贲禁军来完成。
胜利看起来非但与大多数将士无关,甚至还有不少将士被一视同仁的山洪卷走。
所以那场大胜,对很多将士来说是侥幸得脱,是终得喘息。
而今日这场小小的胜利,给此地斩首立功的将士带来的只有振奋。
而如今天子亲临,更加振奋。
刘禅在龙骧卫的簇拥下,从激昂的将士中间穿行而过,最后走到检阅首级的高台前,环顾众将士一周之后振声出言:
“将士辛苦!
“朕已命人备好肉羹,稍后与中洲将士共庆!”
此地将士与随行众臣本以为陛下会说些什么振奋人心的话,万万没想到竟只是说赐下一顿肉羹。
然而又似乎什么振奋人心的话都不如这一顿肉羹来得实际,校场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之声。
“万岁!”
“万岁!”
山呼万岁以表示庆祝与感激由来久矣。
先前那来义阵前降曹,曹真便命来义将士投降后山呼万岁,以乱汉军军心。
刘禅对着激昂的将士们点头示意,而后领着一众龙骧郎卫在将士们的目送下离去。
然而走不多远,刘禅又忽然停下了脚步,思索数息后,把自己下山时随手披上的绛袍摘了下来。
又从赵广腰间抽出环首刀,其后一刀将袍服割成两段,递向赵广。
“今夜之战虽小,却算得上朕亲征以来首次大获全胜,这件袍子便让此地将士们分了去吧。”
刘禅身后,邓芝、宗预二人早就因天子抽刀断袍之举诧异万分,此刻闻听此言,更是面面相觑。
赵广同样为之一愣,待听清天子之言后才恍然接过绛袍。
又思索片刻,其人昂首阔步走回校检首级的台子前,捧袍在胸,奋声出言:
“将士们今夜在塬下冲锋陷阵,浴血杀敌,陛下虽在塬上,却全部看在眼里!
“我手中绛袍乃陛下塬上所披,承我炎汉火德之命!
“今赐予诸位有功将士,令各取一角,与众子同袍!”
赵广言即此处,本想潇洒将天子袍服往天上一丢,任此地将士哄抢。
可一来竟顾虑万一将士们不敢抢导致冷场,二来又顾虑将士们全部来抢导致哄乱。
最后稳妥起见,还是将已被天子割断的袍服递给记功的军吏,命前来记功者皆分其一角。
“万岁!”
“万岁!”
“陛下天威!”
刘禅于远处观望,恍惚之间竟觉得,此刻将士们山呼万岁之声,似乎比先前距离更近些时还要嘹亮。
一时他也不知将士们如此激昂,是由于赐下肉羹在前,还是单纯就为了自己袍服一角。
而在刘禅恍惚之时,跟在他身后的几名起居郎早已从冠帽下取下簪笔,在竹简上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没有在此地耽搁太久,刘禅穿越重重篝火营帐,与众人来到了河畔的伤兵营。
据邓芝与宗预所言,伤者与亡者在战事结束的第一时间,便通过浮桥送回了后方安置。
赵统甫一掀开一顶伤兵营帐的帘门,血水与河泥混杂的腥气便朝着刘禅迎面扑来。
而随着脚步踏入帐中,更加复杂的草药、木炭、汗臭甚至狐臭等杂七杂八的味道一并传来。
刘禅本能地有些呼吸困难,却仍努力让自己面不改色,处之如常。
由于没穿天子法服,龙骧卫又暂时没有特殊服饰,帐中受伤的军士与上药的军医似乎猜到这位绛色深衣的年轻郎君可能是天子,却又不敢轻易乱喊,只能神色惊异地看着。
等到邓芝、宗预这两位总领中洲军事的将军终于站在这郎君身后,众人终于确认这郎君必是天子无疑。
“陛下!”
“见过陛下!”
所有人都起身相迎或试图起身相迎。
帐中十几名受了伤的军士早就从最近的见闻中知晓,如今这位陛下非但能带他们打胜仗,更完全不像过去谣传中那般高高在上,把他们这群丘八不当人看。
方才听到外面山呼万岁,帐中众人就都在猜测,或许是那位陛下山来劳军了。
有几个机灵的还在调侃,今日受伤的人远比斜谷里的要少,这位陛下会不会也来看他们一看。
谁知那捏着鼻子给他们上药的金疮医,对着他们就是一番戏笑,说此处味道比溷厕还要难闻,陛下怎可能会来?
结果金疮医话音刚落不到十几息工夫,这位陛下就已经出现在帐中,实在教众人不能不为之一震。
“都回席上歇着吧。”
刘禅将上前相迎的众人拦住,环顾一圈后沉声肃容:
“诸位浴血奋战,朕在塬上都看见了,且好好养伤。
“养好了,继续建功立业。
“养不好,你们且回家等朕。
“待朕从魏寇手中打回江山,定分你们最肥的田地,最好的粮种!
“只要朕坐一日江山,就定能保你们一日无忧!”
闻得此言,将士们因受伤而略显萎靡的神色为之一振。
事实上大伙也都知晓,天子先前许诺的惊人抚恤,只在斜水那一战作数,所谓特事特办。过了那个节点,再有伤亡,也只能按军法原来的规定来了。
“陛下此言当真…”
刘禅耳边忽然传来一道虚弱的声音,他有些没听清,循着声朝四周望去。
却见营帐角落的一张矮榻上,躺着一名衣衫完全解开,赤裸上身的重伤伤员。
其人胸膛腰腹上四五个大窟窿,一看便是遭了长枪刺戳,大窟窿四周又几个小窟窿,应是箭伤无疑。
暗红的血从不知名草药上渗出,红红绿绿的颜色杂糅,与其人惨白得有些瘆人的肌肤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