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雾起莲蓬山(2 / 2)国度:巫莲首页

隔着雾霭沉沉的夜色,唐林能看到远处的山峰,以及天上闪烁的星星月亮,可山下更远的地方,却被黑暗和迷雾吞噬,什么也看不清。他只能屏气凝神,竖起耳朵倾听,危险,随时都可能如鬼魅般悄然靠近。

虽说这里被称为大门,但关城的门实在狭窄,只容两匹马并骑,步行的人也只能四五人并肩。加上 “之” 字形的山路狭窄崎岖,使得莲蓬山易守难攻。山就是城,城就是山,仿佛浑然一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用在莲蓬山正合适。不高的莲蓬山三面环水,与水相连的山体直上直下,壁立百尺,连一处浅滩都没有,根本没有可供登陆落脚的地方。没见过什么雄峰峻岭的人,把小丘当成大山,巫凫海周边的人就是如此,还把一个大湖直接命名成了海,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巫凫海的浩渺无垠,而且湖水很深,尤其是靠近莲蓬山这一侧。

如今,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双方就这么僵持着。水路根本行不通,于是双方都死了这条心,只能在陆地上干耗着,大眼瞪小眼。

山路上和沟壑里,布满了累累白骨,山上的少,山下的多。有些残破的甲胄里,甚至长出了嫩绿的小草,那都是最初攻伐时留下的残骸。没人敢去收尸,只能任由大自然里的花鸟禽兽去处置。

山上的人越来越少,但他们的刀锋可没有变钝。唐林孤独地站在了望塔上,朝着墙外狠狠吐了口痰,那口痰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消失在夜色中。他摘下腰间的水囊,润了润干裂得快要出血的嘴唇。他得保证,一旦发现敌情,自己能有力气吹响固定在岩体上的号角。

号角的喇叭口正对着一根长长的管道,那是由一根接一根的竹子连接而成的,一直延伸到罗城的兵营和山上的营寨。这样一来,就算是睡得再死的人,在厚厚的石壁房子里,也能听到敌情警报。水不小心洒到了他的胸前,淋湿了他灰白色的胡子。

“唉,真是老了,连水都喝不利索。” 唐林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无奈。

放下水囊,唐林用钢刀的刀背在石头上轻轻敲击,“叮铃铃” 的清脆声音在夜空中传出很远。他喜欢这短暂的宁静,仿佛能让他暂时忘记战争的残酷。

山下已经很久没有动静了,难道他们放弃了?一开始,还有劝降的书信被射上山来,现在山下的人好像对他们完全不闻不问了。山上的粮食储备越来越少,七百多人每天都要吃饭,这可是个不小的消耗。箭也早就没了,士兵们只能改装石弩勉强应对。焦虑和恐惧,像两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了每个人的喉咙。与此同时,饥饿也在一点点吞噬着他们的力气和生命。

唐林满怀悲伤地挠了挠干枯干涩的头发,想到未来,他满心绝望。亲人们几乎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个孙女在山上的孩儿军兵营里。想到孙女,他下意识地转身,朝着身后的山顶望去。

山顶面积不小,足够容纳数千人。曾经鳞次栉比的信众房舍,如今都改成了一个大兵营。人口集中后,富余出来的地方都开垦成了耕地,虽然收成不多,但好歹能给山上提供点支持。

祖庭圣庙坐落在山顶最里侧的台地上,外墙是用大大小小的花岗岩垒砌而成的,顶棚则是搭在圆木榫卯结构上的瓦片,上面还附着层层长针草。这座建筑很特别,没有常见的四四方方的模样,而是选择了圆形的围墙,这显示着他们来自上天的信仰。远远看去,浑圆的外表就像个巨大的莲蓬,戴着一顶荷花斗笠,静静地站在山顶边缘的高台上,眺望着浩渺的巫凫海。

唐林从这边看不到圣庙,但他还是虔诚地合掌躬身,朝着那个方向默默祷告:“老天爷啊,保佑山上的人都平平安安吧……”

就在他祷告完毕,准备回身继续放哨的时候,一个带着长长尾焰的发光体,如同一把火剑,划破了漆黑的天际,冲进了他的视野。“流星?” 唐林心中一惊,可还没等他细想,更多的流星如雨点般出现在天际,它们的轨迹清楚地指向一个地方 —— 莲蓬山顶。

“不好!” 唐林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还没等这孤独的哨兵吹响绝望的号角,山顶已经陷入一片火海。哭声、喊声、召集救火的锣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一团。唐林惊呆了,山路上没有敌人的踪影,战火却突然烧到了山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流星显然没有校准方向,有几颗甚至越过山顶,朝着唐林所在的关隘罗城和山谷飞来。罗城全是石头建筑,没什么可引燃的,流星撞上障碍物后,摔成了无数碎片,像一个个大呲花,打着转乱窜燃烧。

唐林惊慌失措,颤抖着尖叫着冲向号角,想要用力吹响发出警报。可就在他的手快要碰到号角的那一刹那,一支呜呜作响的羽箭,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射向了他。箭头像青蛙弹射的舌头一样,“嗖” 的一声舔进了他的咽喉,又从另一侧喷薄而出,箭羽在脖子外沿戛然而止。巨大的动能把唐林狠狠掼在了地面上,鲜血顺着羽毛和箭杆流淌,染红了一地。

唐林的眼神渐渐黯淡,他再也看不到山路上,那些举着盾牌和弓箭,趁着夜色和雾气,悄悄掩杀到关外的铁甲军了。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带着满心的不甘和对孙女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