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尚书们一一自我介绍完毕,朱方正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鉴于政务堆积如山,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本宫决定成立内阁
辅臣人数嘛,三到五人不等,再选个内阁首辅,替我分担点事儿。”
陆尚书疑惑问道:“何为内阁?”
内阁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提供决策建议
内阁大学士仅具有顾问身份,负责票拟和批答,为皇帝提供决策建议
尚书们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不就类似于丞相吗,谁都想更进一步。
但当听到朱方正要成立内阁时,他们的眼睛里都不约而同地冒出了精光
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纷纷表示太子英明,支持太子工作。
他们纷纷附和,实则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脱颖而出。
待尚书们心满意足地离开后,魏公公凑近朱方正,一脸担忧:
“太子殿下,我朝祖训,不可设立丞相啊!”
朱方正神秘一笑:
“公公勿忧,内阁嘛,不过是些顾问,有票拟的权力
但最终还得本宫点头,皇帝陛下才是最终拍板的人。
而且,内阁不设专属办公地,也不归六部管,对六部奏报更是无权置喙。”
魏公公一听,这才松了口气,连连点头。
虽然名义上内阁没有决策权,但谁都知道,这内阁一旦运转起来,其影响力可不容小觑。
而朱方正呢,他压根儿就不在乎这些,
他只想偷个懒,最好能让自己这太子之位形同虚设,好让父皇那些老臣们去头疼。
魏公公回到养心殿,将太子成立内阁的决定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皇帝。
皇帝一听,拍案叫绝:“高!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拆分了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
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这样朕也能偷闲片刻了,必须全力支持!”
当听到朱方正要成立内阁后,六部尚书们心里都打起了小算盘。
他们开始互相猜忌,都想成为内阁首辅,获得更大的权力。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竞争和敌意,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恭敬,但暗地里已经开始勾心斗角。
六个尚书,选3-5人入阁,虽然知道是阳谋,二桃杀三士,但也阻挡不了自己的野心。
尚书府内,各路老狐狸们开始摩拳擦掌,暗自较劲。如何才能入阁?
谁能成为那万众瞩目的内阁首辅?
这成了他们心中最大的谜团。
上朝第一天,尚书们对太子表现得极为恭敬。
他们一改往日的敷衍态度,积极支持太子的各种工作。
这让手下的官员们大吃一惊,不禁感叹太子手段高超。
他们不知道的是,太子朱方正心里大喊冤枉:
“我就是想偷懒,最好失职。你们不应该一起去父皇那里弹劾投诉我不作为吗?
你们倒好,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支持我,这是几个意思?”
朱方正看着这些突然变得恭敬的尚书们,心里有些无奈。
他知道他们的目的,但又不能直接揭穿。
他只能继续维持着表面的威严,心里却盼望着他们能快点露出狐狸尾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内阁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朱方正虽然名义上掌握着最终的决策权,但他故意放手不管,让尚书们自己去争斗。
他想看看这些老狐狸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内阁成立后,六部尚书之间的勾心斗角愈发激烈。
谁都想成为内阁辅臣,位极人臣,谁都想离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