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初入听潮亭(2 / 2)北凉王:从纨绔到天下第一首页

。 “老黄,送姜姑娘回去。” 徐凤年轻声吩咐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老黄应了一声,恭敬地走到姜泥身边,带着她离开了醉仙楼。

徐凤年独自一人站在醉仙楼前,目光深邃地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深知,北凉的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这不仅仅是因为战争的阴影如乌云般时刻笼罩着他们,更是因为内部的腐败和不公像毒瘤一样侵蚀着整个北凉。

他暗暗握紧了拳头,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回到王府,徐凤年脚步匆匆,直奔书房。

他深知,要想改变北凉的命运,光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谋略和智慧,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既需要坚固的船身,也需要精准的罗盘。他轻轻翻开《孙子兵法》,开始细细研读。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

他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代战场上的金戈铁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那激烈的厮杀声、士兵们的呐喊声仿佛就在他的耳边回荡。

“世子殿下,王爷请您过去一趟。”

一个侍卫在门外轻声禀报,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徐凤年放下书卷,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冠,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沉稳庄重。他跟着侍卫来到正厅,只见北凉王徐骁正坐在太师椅上,神色凝重,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徐骁看到徐凤年进来,微微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地说道:“凤年,过来坐。” 徐凤年走到椅子前,缓缓坐下。他看着徐骁,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就像一只在暴风雨中迷失方向的小鸟。他不知道徐骁找他有什么事,但直觉告诉他,这一定不是一件小事。

“凤年,近日你似乎变了不少。” 徐骁目光如炬,打量着徐凤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缓缓说道。

徐凤年心中一凛,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说道:“回父王,孩儿近日读了些书,从中领悟了不少道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徐骁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欣慰,说道:“读书是好事。不过,你可知道北凉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徐凤年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离阳皇室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我们北凉的土地和资源;北莽大军压境,如同一把高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江湖势力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逐,试图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北凉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徐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站起身来,走到徐凤年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错,你能看到这些,说明你真的长大了。不过,光看到还不够,还要有应对之策。”

徐凤年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说道:“父王,孩儿以为,北凉当务之急是加强军备,提升我们的军事实力,让敌人不敢轻易进犯;同时与江湖势力交好,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壮大我们的力量。离阳皇室那边,可以暂时虚与委蛇,表面上顺从他们,实则暗中积蓄力量,争取时间,等待时机成熟。”

徐骁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凤年,你果然变了。既然如此,从今日起,你就开始参与军务吧。希望你能不负众望,为北凉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凤年心中一喜,连忙躬身行礼,说道:“多谢父王信任,孩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父王的期望。”

从那以后,徐凤年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军务之中。他紧紧跟在徐骁身边,虚心学习兵法,深入了解北凉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规划。

得益于《大黄庭》带来的精力充沛与思维敏捷,他能更高效地吸收各类军事知识。他还亲自到军营中,与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同甘共苦。在训练场上,他与士兵们一起挥汗如雨,感受着他们的坚韧和顽强;在营帐中,他倾听士兵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赢得了士兵们的信任和尊重,大家都对这位世子刮目相看。 然而,徐凤年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江湖中的暗流涌动愈发汹涌,各方势力的争斗愈演愈烈;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也更加激烈,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但他毫不畏惧,他知道,他肩负着北凉的未来,他必须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就像一位无畏的勇士,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困境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