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青云啊,难道说你这是打算运用甘温除大热法来给这位患者治病吗?”
谢建平盯着那张处方,满脸疑惑地开口询问道。
叶青云微微颔首,不紧不慢地回答:“没错,老师,就拿眼前这个病例来说吧,此患者最初发病的时候,出现了恶寒、发热以及咳嗽之类明显属于外感症状的表现。”
“但经过使用西药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之后,那持续不断的高热却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
“而且在此期间还经历过多次详尽的检查,但最终仍旧难以确切查明其病因所在。”
“后续虽然尝试了诸如抗菌、抗病毒、抗疟、抗痨还有使用激素等等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可依旧无法有效地控制住这顽固的发热状况。”
“如此一来,不仅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因为这些反复的治疗措施而进一步损害了患者体内原本就已经虚弱不堪的正气。”
”回想起当初接诊这位病人的时候,”青云继续说道:“那时患者的发热情况呈现出一个较为显着的特点,就是以午后时段最为严重。每当热度上升之际,身体会略微感觉到一些寒意;等到热度退却之时,则会伴有出汗现象。”
“并且每日到了傍晚时分,其体温便会逐渐开始下降。此外,该患者还存在着口干想要饮水等一系列症状。”
“综合考虑下来,医院的医生认为他主要是以湿热滞留于气分部位,同时伴随有少阳枢机运转不畅作为主导病症。”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了和解宣透的治法,并模仿小柴胡汤和达原饮的组方思路进行适当的加减用药。”
”但服药半月后发热仍未全解,服药过程中曾出现一战而汗出热解之象,继则身热起伏,药虽对证,但效难稳定,表明患者正气不足无以托邪外出。”
“察患者发热持续那么长时间月,而精神食纳尚可,据此判断患者属内伤气虚发热,正气不足致阴火内生转从气虚阳陷入阴,卫表不和发热治疗。”
”根据我师王志正所言,由于人体元气不足会引发阴火产生,应当采用辛甘温之剂来补益中气并且提升阳气,同时运用甘寒之药来泻火。”
“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患者实际的临床特征表现,所以我仿效补中益气汤以及甘温除大热、柴桂各半汤这种能够调和少阳与太阳的方法来进行遣方用药。“
”药剂之中选取了党参、黄芪和白术这三味药材,它们具有强大的补中气功效,可以有效地健脾益胃。”
“一旦脾胃的元气得以充足,那么营血自然就会生成,而原本亢盛的阴火也会随之下降;再加上升麻和柴胡两味药物,能够起到升举阳气以及发散邪热的作用。“
”此外,陈皮、苍术可以唤醒脾胃功能,消除停滞、化解湿气并除去胀满之感;当归则有补血养血之效,它佐助党参、黄芪和白术的药力,使得阳气得以升腾,元气得到振奋,如此一来,营血便能自行调节顺畅,所以发热的症状也就能够被消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