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送嫁妆的日子,因为成亲前两位新人不得见面,双方又没有亲人在身边,这迎嫁妆的事就由赵霖代劳。
这天一大早,媒婆喜气洋洋的上了李家的门,“姑娘大喜,老婆子这厢有礼了。”
看她如此多礼,陆瑶一时还有些不习惯,但还是礼貌的回了一礼,“托嬷嬷的福。”
“姑娘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越发的光彩照人了,老婆子差点以为是那天上的仙女下凡了。”
“嬷嬷早上吃蜜了,说话真好听。”
怪不得能做媒婆呢,当真是凭本事吃饭,夸的人心花怒放。
“你们真是够了。”
赵霖大概是从没受过如此冷遇,顿时露出不满。
“今天之事辛苦世子了,小女子感激不尽。”
怎么说也是为了她的婚事在操劳,感谢的话还是要说的。
“姑娘客气,咱们还是早些将嫁妆清点一遍,早点送到的好。”
“就依世子所言。”
几人不再寒暄,很快进入清点嫁妆的环节。
好在赵霖带了不少兵士前来,其中又有识字的,对着陆瑶给的嫁妆单子清点,很快就清点好。
作为孤女,能有六十四抬实打实的嫁妆,令赵霖小小惊讶了一把,虽然其中有林则成给的聘礼,但另外那三十抬也是丝毫不逊色的,光那一万两黄金,就是许多官家贵女都无没企及的。
看着那一箱箱的绫罗绸缎、金银玉饰,媒婆啧啧称赞,“姑娘好福气,以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当看到那箱黄金时,更是瞪大了眼,“老婆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金子,乖乖,这得用到什么时候才能用的完哦?”
“嬷嬷不知,大户人家送礼,那都是论车的,还不能送便宜货,那哪一车不得百十两银子?一年多少个节,又要送多少人家?这么点,几年就没了。”
她可没撒谎,在花钱大手大脚的人眼中,十万两银三年就能花完。
“乖乖,老婆子真是长见识了。”
她边说边拍手,那唾沫横飞的样子,惹得赵霖直皱眉。
吉祥不愧是林则成身边的大红人,很是有眼力见,瞧着赵霖面露不悦,他立马上前拉住媒婆,“时辰不早,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对…对…是该回去了。”
两人一只箱子,浩浩荡荡一百多人,前头的到了县衙,后头的还没出李家大门,当真是声势浩大、让人叹为观止。
“陆姑娘嫁妆可真多。”
“是啊~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听说有一半是县尊给的聘礼。”
“这么多,哪怕陆姑娘只准备了一半,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等我闺女出嫁,能有这一半…不…能凑出十抬我都无撼了。”
“那也得看你闺女嫁什么人,陆姑娘嫁的可是县尊,官老爷,岂是普通人能比。”
自从出事以来,这算是留县的第一桩喜事,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羡慕的有之,嫉妒的也有,祝福的,纯粹看热闹的,冷眼旁观的,这些都是人类的正常反应,陆瑶丝毫不在意,但人群中有几个目光不善的,成了陆瑶的关注对象。
她十分庆幸因为好奇别人的反应而开了神识,让她知道了县城中有不少人是表里不一的。
等嫁妆抬完,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陆瑶的神识便一直跟着那几人,直到几人进入城南的一座破庙。
在陆瑶的识海里,这破庙里面和它的外表一样残破,左边的墙壁上破了一个大洞,沿着那个大洞往上,屋顶也塌了一半。
阳光透过残破的屋檐洒进庙内,照在里面的几个彪形大汉身上。
仔细一数,竟然有十几个人,之前都没注意,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一直在这里,还是最近才来的。
“外面什么情况?吵吵嚷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