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一嗓子喊完,弟弟嗖嗖嗖跑出来,姐弟一汇合,你瞅我,我瞅你。
都消停了,该干啥就都干啥去了。
我小时候是挨过我妈打的,狠狠打那种,多数是因为没看好弟弟,或者用我妈的话说“带着弟弟祸祸人”。
有一次,我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地里干活,叮嘱我拿好小水壶坐在地头边看孩子。
等我妈在干活的间隙回头时,早就看不见俩孩子了,连带小水壶也不见踪影。我妈满村子的找人,最后天擦黑的时候,在老爷爷家找到了我和弟弟——我俩和老爷爷的儿子,比我小三岁的小佰佰玩的正开心呢。
那时候,我爷爷的母亲早已去世,老爷爷也成家生子。因为老爷爷护犊子的厉害,总觉得他的儿子性子太肉,撺掇他的宝贝儿子动手打我弟弟,因为小佰佰不配合,老爷爷嘴里就不干不净,骂骂咧咧,所以我妈一般不让我们单独去老爷爷家。
我妈废话不多说,找到了我俩,立马拎着弟弟的耳朵往家走,还不忘回头安慰我:
“等回家再收拾你!”
我老老实实跟在我妈和弟弟的后面回家,等待早已判定的“收拾”。
我妈到家进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视机打开,放大音量——我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样的,因为毕竟那个时候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的,反正我挨打的步骤是,我妈先把电视机打开,放大合适的音量,然后拿起笤帚疙瘩,在我张口求饶的第一时间指着我的鼻子低声威胁一句“把嘴闭上”,最后一步,开打。
哦,忘了说了,我妈一只手拿着笤帚打我的时候,另一只手得把我胳膊拽紧了,否则我就跑了。就这样也抵不住我疼得围着我妈转圈躲——那是真打啊!打身上是真疼啊!
弟弟在旁边早就吓得不会哭了。
80后和90后小时候基本都挨过打,那时候盛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人才”“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不顺溜”“打他两顿就老实了”。
那个时候我们很苦逼,去学校上学,家长都会跟老师说:
“老师,你不用留情,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好学习,您就使劲打,打不坏,别把自己手打疼就行。”
还别说,真有老师嫌手疼的,用棍子打。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甚至让同学用扁担教育其他考试不及格的同学。
我算是比较乖觉的学生,学习成绩勉强靠前,没让老师操心过,自然也没吃过老师的手段。
弟弟虽然比我小,但是胆子大又格外淘气,我妈动手的时候就格外用力。
每次被打,我看着我妈的时候,眼里都是祈求、害怕、委屈,看着挨揍后的弟弟眼里的倔强,我妈咬牙切齿:
“你记住你妈今天打你了,因为啥打你,你记住了。”
“我不记住,我不记......”弟弟年纪毕竟很小,听我妈这样说,还以为又要继续挨揍。
我上学前班的第一天早上,我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学生了,以后犯错我就不打你了,但是不代表不收拾你。”弟弟沾了我的光,我不挨打的第一天开始,他也没再挨揍过。现在想想,我妈真能忍啊。
在被弟弟黏糊追着的日子,是我最厌烦他的日子——我也有同龄的小伙伴啊,谁愿意总被一个流鼻涕的弟弟围着啊,我也想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过家家啊。
我就想方设法的把弟弟骗走——我和弟弟每天都会有一毛钱的零花钱,我把我心爱的一毛钱给了弟弟,就为了让他不要跟着我;我但凡有点好吃的,都会分他多一点,就为了让他自己玩,不要跟着我。
那时候的我,年纪太小了,没有照顾人的耐心,弟弟也太小了,时刻想跟在姐姐身边。
所以我从没想过让我的女儿当大姐,她做我的女儿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