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人心惶惶, 前几日未封城,不对,是刚起火时就有大户拖着一家老小跑了出去, 听说是坐船迁徙海外了。
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情况,也就是突然发现某家仆人乱起来,再打探才知道主家跑了。
普通人还没反应过来, 这城就被围了,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各种流言蜚语四起。
有说城内出现了反贼, 朝廷封城是为了捉拿反贼, 有说是发现了前朝的皇族。
总之各种流言徘徊,无人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城内衙门内, 一众官员全都垂头丧气地坐着, 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无论官职大小, 此刻都一样等着受死。
“我就说吧, 当初就应该将人拿下, 要不是张大人您非得护着你那小舅子,也不至于令他不知天高地厚, 连朝廷派来的女官都敢调戏, 调戏不成还下死手。”
这下子大家全得赔上了。
“区区一女子, 谁能知道朝廷会大动干戈。”
“区区一女子?人家是上面朝廷派来, 代表的是朝廷!您那小舅子平日里欺负良家妇女也就罢了, 竟然找死看上了皇后派过来的人,真当所有女人都是那么好惹的?”
“说这话又有何用?如今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好歹得想个出路,哪怕不能保全自己,家人还是得顾忌。”
“跑什么?没听说人上了船都被揪下来, 如今没有那张牌子可出不了海,又不像是以前一个人一条船就能出海。”
一群人在吵吵嚷嚷,全然不知城门已经打开,旗兵已经开门进来,正朝着衙门这边来了,不是没有想要通风报信的,全都在衙门口被人给逮着了。
衙门大门被人一开,没有人敢抵抗,全都束手就擒。
那一众聚在一起商议的也被全员拿下,没有人敢反抗,因为知道反抗的结果。
不反抗死的是自己,家人还有条活路,敢反抗一家人一起进监狱团聚。
***
京城内小事不断,大事只有一件,所有人都盯着立储一事,似乎不见结果誓不罢休。
也不是不能明白,皇帝都临近花甲了,人生已经进入倒数,说不定哪个时间就没了。
有一个稳定的继承人对国家好对朝廷好,对所有人都好。
马上立下,省得被迫站队,关键是司马家的教训还在史书上摆着呢。
皇帝成天被缠着,总有官员请求立储。
这天还是如此,皇帝将人喊到院子里的正殿,挨个问所有人推举的人选。
话音一落,突然又觉得不妥,“等等,不用当场说,自己写下举荐的皇子,再签下自个儿名字。”
召唤人给大臣们发纸,王公大臣、宗室,连皇子们都分了一张。
皇帝抬了下手,“写吧,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串联,就写你们心中认为可带领大清走向强盛的皇子,等会儿朕让人收上来,保证只有你和朕知道。”
纸发了下去,皇子们拿到纸面面相觑,大概是没想到老爷子会这么玩。
见所有人不动笔,皇帝皱眉。
“不是都催促朕立下太子,已经如你们意愿,怎么反而不动了?”
“你们心中应该是有想要举荐的皇子了吧,朕知道朕这些皇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尔等一时之间不好定下,无妨,本次不关社稷,全凭大家意愿,朕也不会透露谁举荐了哪位皇子伤了彼此的和气。”
“快写吧,别让朕等太久。”
有人颤颤巍巍举手,“皇上,请恕不敬,臣想更衣。”
“是孙卿家啊。”皇帝脸色一板,“那正好写下名字再去,写个名字不耽误你出恭。”
“去,让孙卿家赶紧写完收上来。”
太监直接到人跟前,朝对方拱手。
“孙大人,请吧,别为难咱家。”
尿遁不行,反而成了刺头,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来真的了。
今日要是不写下来,可能连大门都出不去。
怎么办?
不少人皱起眉头,然后看向上方一表人才的皇子们。
十三皇子注意到三皇子挺起胸膛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难道说三哥有很多官员拥护?
没听说啊?
要说十三皇子对皇位没有心思,那定然是假的,只是他心里清楚得很,前面有十多个兄弟,不说已经出局的两人,就说四哥他也比不过。
若是储君真在前面的哥哥们里决出,他定然是支持四哥的。
而站在前排的八皇子扫了一圈官员,哪些避开他的眼神,哪些给了他肯定眼神他全都有数,这样一算支持者不少,总不会让三哥如意。
他那些支持者可是有不少原来的大皇子党,他是惠妃养子,顺势接手大哥的人也是名正言顺,再看一眼宗室,宗室内可是有不少他的支持者。
这局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