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怡和洋行和会德丰洋行,因为经营策略的问题,在港岛的业务损失惨重,被汇丰挤压得相当难受。也就是太古洋行的情况好一些,可和汇丰的声势相比,也是被狠狠压了一头,这让各大洋行背后的执掌家族相当不爽。
而汇丰是如何做到一家独大的呢?
还不是通过扶持港岛华人大富豪,从而迅速建立起了巨大的优势?
之前是包船王,后面又是李半城,现在更有将李半城捧成港岛华人首富的架势,这是想要将优势进一步扩大啊。
总之,一份小报引爆了港岛舆论。
那些执掌港岛经济命脉的华人大富豪和英资洋行,虽然表面上不动如山,私下里却是小动作频频,一时间暗流汹涌谁也摸不准未来局势。
至于那份小报,只是稍稍打探就放弃了深究的意思。
一看,就是有心人的手笔,那位投递匿名信的存在,将自身痕迹抹除得相当干净,根本就没必要特别关注。
不仅是港岛华人大富豪和英资财团受到了提醒,就是不少港岛中底层富豪和有钱人,这时候也是恍然大悟。
他们的动作也不慢,要么学习李半城储备资金,要么干脆就将手里的资金投给李半城,当一个吃红利的跟随者。
当然了,还有一些人持观望态度。
毕竟只是一份小报的爆料内容,谁也不清楚是不是夸大其词?
可是很快,包括《东方日报,《明报还有新崛起的《旺角新闻在内的一流报纸,几乎在几天后同时报道了后续的内容。
这次的内容依旧充满了阴谋论,主要讲述的就是汇丰的真实目的。
文章直接表明,汇丰要当港岛的幕后皇帝!
其手里不仅有港币的印钞和发钞权,若是明面上还有港岛华人首富配合,不论是影响力和实际权力,都将成为港岛的幕后皇帝。
文章中,着重描述了之前武锋猜测的华人资本流向内容。
有李半城这样的港岛华人首富引导,汇丰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东南亚华人富豪的资金流转站,直接取代之前的盘古银行。
汇丰一旦取代了盘古银行的作用,那影响力和实际能量将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港岛金融业将彻底受其影响,就是整个东南亚华人富豪的资金流向,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和监管。
以后,很可能延续到内地在海外的部分资金身上,到时候汇丰的影响力和地位,就不仅仅限于港岛一地了。
轰隆!
这样的报道一出,好像在港岛投入了一颗‘小胖子’一般震撼。
所有看到报纸内容的读者,都感觉心中震撼一时失声。
就是英资财团和华人大富豪们,都睁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同时,也被汇丰的惊人谋划给惊到了!
可事实上汇丰高层自己也有些震惊,他们之前可没想这么远啊。
但不管如何,连续两篇有巨大影响力的报道出现,狠狠的搅动了整个港岛。
别的不说,市民们心中的探究想法,比此时头顶炽烈的太阳都要强烈。
可以说,短短时间就形成了整个港岛讨论的恐怖氛围。
事关海量钱财和惊人财富,甚至港岛的隐形掌控权,谁敢不关注?
至于几家大报报道的内容,和之前的小报一样,都是收到了匿名信。
为了销量和影响力,就算稍稍得罪了汇丰和李半城也顾不得了。
有本事,两家拿出以千万为单位的封口费,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事儿。
要知道,这次港岛的一流报纸可是被一网打尽。
就是以汇丰的能量,在不提前知晓的情况下,想要压下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更别说此时已经报道出来了。
反正法不责众,港岛的一流报纸根本就不担心秋后算账。
这时候,汇丰和李半城还有没有心情理会各家报纸都难说得很。
事情的影响太大了,不仅港岛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整个东南亚华人世界,甚至日韩都有主动跟进报道,因为内容实在过于劲爆了。
至于内地有没有受到影响,肯定是有的。
可惜外界根本猜测不到内地的具体反应,也就没有过多提及。
不要说普通港岛市民,就是洪兴的堂主大佬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这不,大佬b顺利守住了新抢占的铜锣湾地盘三天,也就顺利的在铜锣湾插旗成功,洪兴总堂立即举办了庆功。
可惜,提前到来的堂主们,只是对满脸红光的大佬b道了一声恭喜,然后就凑在一起闲聊汇丰和李半城的事儿。
一个个说得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都有内幕消息呢。
武锋也被卷进去了,时不时的还要发表一下自己的震惊和感叹,好像真的被这些信息给惊讶到了一般。
只留下大佬b郁闷的站在旁边,根本就参合不进去。
他怎么参合?
之前只是在慈云山厮混,手里没钱也没资本去股市折腾。
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自然说不出所以然来,就只能当一个不情不愿的听众,哪个堂主都没有太过在意他的反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