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卖命二更
说得好听是看你们三家生活困难给你们赚钱的机会。
若是你们搞什么背刺,那他的手段与朝廷控制厢军士卒并无区别,而且比朝廷的还要激进。
有了宋煊这番话垫底,于是三人皆是屏息听着宋煊的训话:
“若是现在有想要退出的,俺也不拦着,这一贯钱也拿走,归德军里有比你们还惨的人家,大有人在。”
“我等皆是愿意跟着十二郎做事。”
何三三人皆是说愿意跟着十二郎干这个差事。
只要不是杀人放火都行。
宋煊啐了何三一口。
真要是办杀人放火这些事,宋煊也看不上他们这几个营养不良的。
瘦瘦巴巴的老爷们,充当打手,打个人都得把自己累的大喘气。
就这还去码头扛活,属实是嫌弃自己命长。
他们活三十多岁算是活的时间长了。
目前这种生活条件,大宋大多数百姓都没有长寿的。
宋煊站起身来,看着这几人:
“行了,别的要求俺也不多说,由陶掌柜的给你们培训一二。”
“若是能适应便签了契约,这一贯钱是签字的赏钱,给你们家里都吃几天好的,涨涨力气,并不算在本月的工资里。”
何三听到这话,当即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小人多谢十二郎赏赐,今后必定鞍前马后侍奉十二郎,若有二心,定要我天打雷劈。”
宋煊应了一声:
“俺希望你们记住今日说的话。”
陶宏见少爷走了,便脸上笑呵呵的请三位过去先洗个澡,免得把虱子传染给大家。
焦明等人则是在用活字印刷复印西游记的前几个章节,反正用的都是麻纸。
刚开始的时候宋煊还想要大价钱搞铜版印刷,但耗费金钱太大,不如用泥板的。
活字损坏了可以尽快更换,不耽误生产。
而且小说也不是重点售卖产品,不需要品控太严格。
属实是买椟还珠了。
“少爷,这几日准备了一万份,待到那三个人洗刷结束后,便让他们全都粘起来。”
宋煊瞧了瞧复印的西游记前面的几个章节,能看就行,反正那帮赌徒也不会真的愿意看故事的。
前面有较为优秀的故事打开市场后,后面也可以给一些学子约稿,总归是给他人一些挣钱的岗位。
“三天之内卖出去就行,卖不出去第二期接着卖。”
宋煊并不在意销量:“前几期顶多算是推广,让大家熟知这个新游戏的玩法,后期再加大力度。”
活字印刷这活其实不累,认字就行。
甚至有些皇家皇陵用的工匠,都是不认字。
但人家就是能对照书本上的字给你完美复刻出来。
宋煊猜想,兴许大宋的特务机构皇城司就有这样的能人。
“明白。”
陶宏带着何三等人今天粘了一天的书页。
中午肉包子管够,晚上也是肉包子管够。
还能让他们三每人带上六个包子给家人吃。
至于宋煊他们依旧是焦明下厨做的炒菜之类的。
陶宏作为掌柜的也跟他们说过了,三个月的试用期。
若是试用期过了,到时候做饭是有你一份。
若是没过,那咱们的雇佣关系也就结束了,他会去寻另外的人来填补。
何三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他觉得肉包子已经顶到喉咙处。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吐出来。
他的衣袖里是沉甸甸的一贯钱,自己口袋最多装过六贯,但是没让他捂一会便给了他娘。
一晃过去快十年了。
手里拎着包裹着热乎乎的六个肉包子。
水浒传里的孙二娘黑店干的就是人肉包子的买卖,可肉包子也不便宜。
何三摸黑进了自家的房子,又细细的关好门板。
他们三人已经商定好了,如此好的待遇绝不能往外漏。
否则不定有多少人想要来争抢呢。
所以等他摸黑进了屋门,先是喊了一声娘子,快点起灯油。
他的眼睛还没有完全适应黑暗,主要是有些雀盲眼。
啪啪。
两块火石相碰,激出来的火星顺利的跳到了灯芯上。
黑釉灯台被点亮,何三这才瞧见屋子里的人,三个孩子早早睡下,娘还在床上坐着,媳妇则是坐在木凳上给三个睡着的孩子扇扇子。
“东家对你可还满意?”
“满意,娘,十二郎对我满意的很。”
何三急忙从包裹里掏出手中的肉包子:“娘,快尝尝这新鲜的肉包子,十二郎特意允许我带回家来的。”
“娘吃过了,还是明日留给孩子们吃吧。”
“有,都有,足足有六个呢,你们一人一个还多出来一个呢。”
何三兴高采烈的道:“俺今日两顿饭足足吃了二十三个大肉包子,噎的的我都到了喉咙这里。”
“掌柜的说在店里可以随便吃,但往外拿给家里人尝尝鲜,最多只给六个,要不然我真的把自己那口省下来,都拿给你们吃。”
“你怎么眼皮子这么浅,吃东家那么多东西,还怎么好好给东家做事?”
何三被他娘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一顿吃饱了跟顿顿吃饱了,那能一样吗?
“娘,其实我吹牛了,实在是吃不下了,你快尝尝这肉包子,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何三不断的赔笑递给他娘,又塞给他媳妇大肉包子,让她们先吃。
否则等孩子醒了,她们俩便一个都吃不到了。
其实小姑娘已经醒了,她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肉包子,但是闻着味道就觉得香,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何老太见大孙女醒了,遂掰开大半肉包子递给她,让她别装睡了,赶紧趁热吃。
大晚上的别吃太多,两个小孩子也是一人一半,媳妇出了大力是要吃一个的。
剩下的三个留着明早再吃。
像他们这种人家一日吃两顿稀饭维持,才是常态。
两个小崽子不知道什么是肉包子。
只觉得好吃,好香。
还想吃。
“爹,我还能再吃些吗?”
“好好睡觉听话,明天醒了还能吃呢。”“我最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