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封伯(2 / 2)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首页

接下来太监们和禁军纷纷跟着喊叫。

声音越来越大,效果堪比大量扩音喇叭。

今天是大典,为了彰显大周朝廷威力,宣扬武力,皇城大开,任百姓过来围观。

当然,普通百姓很难靠近广场,这边更多的是官吏和相关人员。

就这样也是好几万人,沿着皇城御道到东安门,西安门,大周门,足足围了好几十万人。

毕竟几十年未有的大胜。

哪怕是掺水的大胜。

随着拿去声响起,献俘大典也是到了高潮。

几千俘虏被押走,送到城外西山大营那边分批砍头。

只有那几个台吉和一些千夫长级别的,加起来几十人,留在城里的东市斩首。

总不好在城里砍几千人,血淋淋的有点有碍观瞻。

俘虏们步履蹒跚,仿佛待宰羔羊。

但无人同情。

这帮人在草原上是老实巴交,骑马放牧,安分守己。

甚至有远客来,他们平时舍不得吃的喝的,都会拿出来招待客人。

但这是对他们自己人。

到了汉地,他们就化身成了恶魔。

他们连汉民的锄头都不会放过,锅碗瓢盆都照抢不误,如果时间充裕,他们连家具都抢。

村落有一个算一个,一律烧光。

男女老幼,老人一律杀光,男丁抓回去种地,女人抓回去分给牧民。

孩子能活下来,带回去当小奴隶。

可怜这些人,被他们残害的人有话要说。

不要机械思维,拿后世套古人。

这时候没有形成一个国家,也不存在民族融合。

得等一方彻底强势,才谈的上融合彼此,和睦相处。

隆正帝脸颊微红。

扫视着自己的几个皇子,再看廉亲王,智亲王,勇郡王等诸王。

皇帝心中冷笑。

这几年他开始发力,疏理政务,插手军事。

涮新吏治,责任地方官补齐府库。

朝廷用度开始缓解窘迫,不像景和末年那样捉襟见肘。

加上这一次大胜……

隆正帝的威望水涨船高。

现在叫这些兄弟说嘴?

换了义忠亲王,廉亲王,智亲王,勇郡王,这些人能比朕做的更好?

皇帝内心对冯唐,贾芸等人,尤为感激。

最感激的当然是贾芸。

两篇文章,打响了隆正新政的头两枪,使得隆正帝部署更加得心应手,少了许多阻力。

运输粮饷,保障军需,使得这一次的大胜再无悬念。

战场破敌,斩首颇多,军功也不小。

真的是……圣君在上,国出祥瑞啊。

祥瑞也不一定非得是灵芝瑞兽,人才也算。

隆正帝是把贾芸当祥瑞了。

“着赐冯唐忠勇侯,赐银青光禄大夫,骠骑将军,金百两,银千两,玉带一,麒麟服一……”

给冯唐的赏赐相当优厚。

勋,阶,侯爵世职都有了。

还有玉带,表里,麒麟服,绢,丝等实物赏赐不提。

另赐在辽东庄园一座,大约有万亩余地,一年有几千石粮和几千两银的收入,和贾家在辽东的庄子差不多。

冯家不太缺钱,主要是家族规模不大,冯唐又以军法管家,所以开销不大。

多这么多赏银加庄园,冯家底蕴又上一层。

关键是,皇帝虽没明说,但大伙心里有数,冯唐必授节度使。

就是冯唐资历够了,但战功不过硬,估计最多是边境节度,想任京营节度还差火候。

象贾家,强行推王子腾为京营节度,到底被排挤到九边外镇去了。

武夫就是这样直接,你行你把战功拿出来咱们比比?

比不过就是比不过。

王子腾几乎没战功可言,哪能坐稳京营节度?

大周的官职向来是以京官为重,阁臣为文臣第一,六部,科道其次。

能在京任职,肯定强过在地方。

军职也是一样,能在京任职,肯定是要比外镇高一级。

京营副节度能外放为外镇节度,外镇节度,得战功显赫,资历老,背景硬实,才有机会调到京营为京营节度。

就算如此,冯唐也值了。

从一个空头将军到节度副使,再到侯爵节度使。

冯唐才五十左右,还能在边镇干十年,搞不好能封公。

接下来就是贾芸。

排在诸多高官边将之上。

这也在很多高层的意料之中。

贾珍就是一脸诧异。

在他预料之外。

按贾珍得到的消息,贾芸能排在十几位就不错了。

朝廷赐给一些金银,给他加个将军号,就算相当丰厚的赏赐了。

“绣衣卫指挥使贾芸,封宁远伯,加骁骑将军,赐蟒服一领,玉带,金鱼袋,禁城骑马……”

一系列封赏读下来,贾珍人整个麻了。

贾芸这么一封,已经是开国勋贵第一人。

镇国公府也是开国八国公家族,但镇国公论资历人脉要远逊贾家。

牛继宗也是伯,但是没有伯号,也就是二等或三等伯。

加伯号的才是正经伯爵,一等伯。

地位尊贵,位在超品。

也就是说能和内阁大学士分庭抗礼。

当然,实际上伯爵权势远不及大学士,没有哪个伯爷会不知好歹,跑去和大学士对线。

也就是实权侯爵,差不多能和大学士顶几句,和六部尚书真正势均力敌。

到国公级别,才算真正能上场,能因为补给,军需,军械,兵部权力过大等话题和文官大佬过几招。

若是贾代善那种级别的国公,普通阁臣的能量还在其之下。

就如现在的赵国公田铎,足够与首辅分庭抗礼。

贾芸这个一等伯,加将军号,足够领兵,一入军中,在京为都统制,在地方足够任节度副使,这个封赏,怪不得排第二名。

毕竟不是真正大胜,这种档次的封赏已经相当丰厚了。

此后贾芸的权势,当和六部侍郎级别相差不多,抵一个寺卿。

也就是说,贾芸初入仕途,权势官职就在贾赦,贾珍,贾政等人之上。

贾珍诧异之余,又是觉得无比羞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