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与黄承彦坐在黄府的书房中,书桌上摊开着荆州的地图,上面用红黑两色的棋子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分布。
刘封眉头紧锁,目光专注地盯着地图,说道:
“黄老先生,如今战事紧张,曹操与孙权皆对荆州虎视眈眈。
我与月英的婚事,也需尽快定下,以免夜长梦多。”
黄承彦摇着那把破旧的蒲扇,咧嘴一笑,露出几颗缺牙。
他满不在乎地说:
“刘将军说得在理,老夫也觉得早点把婚事办了好。
我看就定在下月初八吧,日子也吉利。”
刘封微微点头,心中盘算着婚事的诸多事宜,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他深知,这桩婚事不仅关乎他与黄月英的幸福,也与黄家以及江陵的未来紧密相连。
襄阳,刘备的府邸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肃穆。
府内的议事厅中,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刘备身着一袭玄色长袍,眉头紧锁,在厅内来回踱步,脸上满是怒容。
“好你个刘封,身为我的养子,提亲这么大的事竟然完全不告知我!”
刘备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砸在身旁的桌案上,桌上的茶具都跟着颤抖起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这是要越过我,自作主张!简直是不孝!”
刘备的声音在厅内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失望。
他心中既恼恨刘封的擅自行动,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作为刘封的养父,他本应在这桩婚事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可如今却被蒙在鼓里。
一旁的诸葛亮身穿素色长袍,手持羽扇,静静地站在角落里。
他的眼神深邃,如同深不见底的幽潭,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待刘备的怒火稍稍平息,他轻摇羽扇,缓缓走到刘备面前,微微躬身,说道:
“主公所言极是,刘封此举确实有违孝道。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刘备眉头一皱,疑惑地看向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机会?孔明,你这话何意?”
诸葛亮轻轻抬眼,目光与刘备对视,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冷静:
“主公,我们可以以此为借口,出面斥责刘封。
让他背上不孝的名头,这样一来,无论是在舆论上还是在道义上,我们都占据了上风。
日后若要对刘封开展其他计划,甚至出兵讨伐,也算师出有名。”
诸葛亮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刘备耳中。
他深知刘备对权力的渴望和对荆州局势的担忧,所以才提出这样的建议。
这样既能维护刘备的权威,又能为将来的行动做好铺垫。
刘备听了,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狠厉:
“孔明,你说得有理。
哼,刘封这小子,翅膀硬了,竟敢不把我放在眼里。
是该让他知道些厉害。”
刘备的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的表情,仿佛已经看到了刘封在自己的斥责下低头认错的场景。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一名亲兵匆匆跑来,脚步慌乱,打破了厅内紧张的气氛。
亲兵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
“主公,有一封江陵来信,据说是刘封将军的手书,要交给您。”
刘备心中一紧,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期待,也有一丝不安。
他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