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你帮我把《大盛通史》拿过来。”
宋婉儿轻手轻脚地走进藏书阁,空气中弥漫着古老书籍的墨香。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架上,映照出一排排整齐的书脊,宛如沉睡的智者。
她按照萧景川的吩咐,仔细地整理着典籍,纤细的手指拂过书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突然,萧景川的目光从书卷中抬起,与宋婉儿的视线交汇。
四目相对,宋婉儿的心跳仿佛漏了一拍。
她看到萧景川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
那是一种深邃而迷人的光芒,让她不由自主地沉沦其中。
宋婉儿的脸颊泛起一丝红晕,
萧景川看着宋婉儿娇羞的模样,心中涌起一丝温情。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到宋婉儿身边,轻轻地揉了揉她的头发,柔声道:“辛苦你了,婉儿。”
宋婉儿抬起头,对上萧景川温柔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轻轻地摇了摇头,柔声道:“能为公子分忧,是婉儿的荣幸。”
藏书阁中,温馨的氛围在两人之间弥漫,如同春风拂过,温暖着彼此的心房。
萧景川疲惫的心得到了慰藉,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几日后,一间简陋的民间书院里,气氛热烈而活跃。
萧景川带着新加入的年轻文人,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小型文化交流活动。
他们朗诵诗歌,挥毫泼墨,畅谈古今,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萧大人,您的这首诗真是太棒了!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一位老者激动地称赞道。
“萧大人,您的书法真是龙飞凤舞,令人叹为观止!”一位年轻人赞叹道。
书院里充满了兴奋和期待的氛围,人们纷纷为萧景川的才华和魅力所折服。
这次活动大获成功,不仅吸引了更多人关注文化,也让萧景川的威望得到了提升。
活动结束后,一位年轻文人兴奋地对萧景川说道:“萧大人,您真是太厉害了!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大盛的文化一定能够复兴!”
萧景川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才刚刚开始……”
深夜,萧府书房内,萧景川看着手中的信笺,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周学士,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吗?你也太小看我了……”萧景川没有理会周学士的叫嚣,反而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情——他竟然亲自登门拜访周学士,并邀请他参加下次的文化交流活动!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
众人纷纷猜测萧景川的用意,有人说他这是以德报怨,展现了君子风度;也有人说他是想借此羞辱周学士,让他下不来台。
周学士收到邀请时,也是一脸懵逼。
他原本以为萧景川会对他进行报复,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大度”。
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赴约。
第二次文化交流活动在城郊的一处园林举行。
萧景川早早地就到了,他身穿一袭青衫,站在门口迎接宾客。
当周学士出现时,萧景川竟然主动迎了上去,拱手行礼道:“周学士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
周学士愣住了,他没想到萧景川会如此客气。
他有些不自在地回了一礼,心中暗自嘀咕: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活动开始后,萧景川妙语连珠,引经据典,将大盛文化的精髓娓娓道来。
他时不时地还会与周学士互动,探讨一些学术问题。
周学士虽然嘴上说着不服,但内心却不得不承认,萧景川确实才华横溢。
活动结束后,周学士走到萧景川面前,拱手道:“萧大人,老夫之前对您多有误解,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萧景川哈哈一笑,说道:“周学士言重了,你我都是为了大盛的文化发展,何必计较个人恩怨呢?”
周学士听了这番话,心中对萧景川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如此胸襟宽广,格局远大。
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萧景川的名声也更加响亮。
然而,萧景川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发现,要想继续扩大活动规模,就必须要有更多的资金支持。
“看来,得想办法搞钱了……”萧景川揉了揉眉心,喃喃自语道。
他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一封信笺上,那是郑书院院长写来的,邀请他去书院参观交流。
“郑院长……”萧景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或许,他可以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