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时春在收到敌人犯边的消息后。
当机立断,立刻点齐三万精锐明军,还有三万蒙古仆从军出战。
同时派人通知周边距离较近的蒙古部族,让他们大举出兵相助。
随后他又迅速将情况上奏朝廷。
只是他的奏折传递速度,远不及锦衣卫传递消息的速度快。
所以,当卫时春收到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时,他已然带领着三万精锐和三万仆从军,抵达了酒泉地区,距离前线已然不远。
而蒙古诸部对卫时春的号召纷纷响应,各个部落出动的蒙古骑兵竟有八九万之多。
如此一来。
集结的兵力加起来已经达到了十四五万,这可比朝廷最初要求出动的兵力多了不少。
卫时春心中不禁思索,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派李定国过来吗?
卫时春相信天武皇帝朱慈烺收到他的奏折,了解到最新的兵力情况后,肯定会有新的命令下达的。
所以,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带领着大军继续向西挺进。
事实上和他猜测的一样。
朱慈烺收到卫时春的奏折之后。
没有对出战的兵力作出调整,而是以实际为准。
并且又下达了新的旨意。
两天之后,朝廷下达的正式命令传来。
又过了两天,卫时春收到了朱慈烺的最新旨意:“歼敌为主,稳扎稳打,不可冒进。”
卫时春看着这短短十二个字,眉头微微皱起。此时,他已经带着大军来到了嘉峪关。
敌人并未攻破嘉峪关,只是在嘉峪关西边大肆劫掠了一番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按照嘉峪关将士提供的消息,敌人的大军似乎是向北而去了。
可如今连敌人的大部队究竟去了哪里都不清楚,又该如何歼灭敌人呢?
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来到了嘉峪关,总不能就这样溜达一圈就回去吧?
偏偏天武皇帝朱慈烺的最新旨意,明确要求他不可冒进。这着实让卫时春有些左右为难。
原先的大明朝廷日渐积弱。
对嘉峪关以西的地区完全失去了掌控力。
在天武皇帝朱慈烺登基之后,也没有管过嘉峪关这边的官兵。
不过驻扎在这边的将士们,却尽职尽责的一直守着嘉峪关。
反正以前也基本上没人管他们,想要粮怕那也是基本上只能在梦里想一想。
所以对于那些官兵来说,其实区别并不大。
到了朝廷大军第1次四处出击的时候。
卫时村和黄得功等人率领着大军。
向西一路拿下了宣府大同,西安和银川里兰州等地。
嘉峪关这边才变成了朝廷的实际控制区。
卫时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驻扎在银川。
大明朝廷的势力范围才开始慢慢的向西扩展。
已经从嘉峪关扩展到了玉门附近。
而敌人这一次劫掠的地区,就是玉门到嘉峪关这一片。
卫时春毕竟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把情况给仔细梳理了一遍之后。
他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定能将敌人的大部队给逼出来。
届时便有机会想办法歼灭敌人了。
卫时春有了办法之后。
立刻召集将领们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