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令人瞩目的是,此次从卓山乡出发前往交河镇的人数竟然多达将近百人之众!如此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进在路上,形成了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线。
一路上,卓振东这位见多识广的父亲不停地给儿子卓青麟讲述着有关交河镇的各种奇闻轶事,以及自己过去在那里辛苦打拼、谋求生计的宝贵经验。
而卓青麟呢,则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样,对于沿途美丽的雪景表现得兴致勃勃。他目不转睛地欣赏着那一片片洁白无瑕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轻轻地覆盖在大地上,宛如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一般。
同时,他还在心中暗自默默地回忆并对比着原来世界中的地理山川形状,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相似之处或者不同点,以此来更好地了解这个全新的世界。
卓青麟一脸专注地聆听着老父亲滔滔不绝的唠叨,心中却早已翻涌起层层波澜。他暗自期许着此次交河之行能够有所收获,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毕竟,对于他来说,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怀揣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卓青麟渴望着能够在交河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地方学有所成。他默默祈祷着至少可以接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转职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实力。虽然如今他们所居住的卓山乡自从升级为乡镇之后,也开始陆续发布一些转职任务,但大多都只是些平淡无奇的生活任务或者需要一定学识储备的任务罢了。
经过一路奔波,终于抵达了交河镇。一到目的地,卓氏家族的庞大队伍便迅速分散开来。卓青麟紧紧跟随着二哥青牛,一同朝着自家位于镇中的那个小巧精致的四合院走去。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很快就顺利地安顿好了一切。
与此同时,父亲卓振东则带领着一部分建筑队的成员马不停蹄地赶往驻地;三哥青虎则领着二十多个人在进入交河镇之前的岔路口转向了红枫村方向;至于商队那边,则是驱赶着车辆、背负着重物,径直奔向了卓山商会所在的一座宽敞气派的大四合院。
而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卓不凡更是片刻不歇,直接动身前往镇守府,准备向镇长曹碷详细汇报此行的相关情况以及家族的最新动态。整个场面显得忙碌而有序,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仿佛一幅生动鲜活的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落在大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卓青麟身着一袭整洁的长衫,在他那满脸慈爱的老父亲的引领下,怀揣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缓缓地朝着交河镇文庙走去。
这座文庙气势恢宏,乃是一座拥有五进院落的宏伟建筑。踏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庄严肃穆的中堂大殿。大殿正中央供奉着华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十多位贤哲之士,他们宛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长河之中。
这十位贤者分别是: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以及与之相配的颜回、曾参、孔汲、孟轲四位圣贤;还有十二位哲人,如子思、仲由等。
卓青麟心怀敬畏之情,小心翼翼地步入大殿。他恭恭敬敬地对着庙中供奉的各位先贤逐一虔诚跪拜,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智者们跨越时空传递而来的智慧与教诲。
祭拜完毕之后,他移步至一侧的偏殿,从那里领取了中级学识任务考核。这份考核的内容大致与原世界初中阶段的考试相仿,不过应当属于一种合格制的考试形式。
领到试卷后的卓青麟并未有丝毫懈怠,而是迅速找了个安静的小隔间坐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答题之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一整天。
直到太阳西斜,余晖洒满整个偏殿之时,卓青麟才终于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紧握的笔杆。经过一番艰苦奋战,他总算完成了所有题目,并以颇为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中级学识任务测试。
此次考核不仅让卓青麟收获颇丰,还使得他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他的个人智力增长了 2 点,悟性也同样增加了 2 点。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对未来的期许,卓青麟在离开文庙之前又领取了一份基础学识高级任务。
据了解,这项任务所涵盖的知识面相当于原世界高中阶段的水平,但其系统性更强,对于逻辑体系的要求也更高。而且,这里并不像原世界那样区分文科和理科,而是需要综合掌握各方面的知识。
卓青麟心中暗自揣测着,越想便越发觉得这方世界宛如一个神秘而高效的知识传授系统。它以各种各样巧妙的任务形式作为手段,有条不紊地对各类人才进行严格的筛选与精心的培育。
且看那高级任务,竟然涵盖了多达十五门的课程!其广度和深度相较原来所处的世界而言,更显浩瀚无垠、包罗万象。这些课程之中既有必修科目,又有为满足不同个体发展需求而设立的选修项目。其中一部分课程在原先的世界里曾经略有接触,但还有一些却是前所未闻,完全陌生的领域,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摸索学习。
然而,要完成这高级学识任务,每个人都必须将这整整十五门课程全部修习完毕。说实话,这样的任务着实不轻松,堪称一项艰巨的挑战。不过好在学习的方式倒是颇为灵活自由,可以选择前往文庙跟随先生们一同学习研讨,也能够依照自己的节奏和喜好自行钻研探索。
此刻,卓青麟紧握着手中那份沉甸甸的高级学识任务清单,脑海中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首先从那些看上去最为熟悉亲切的历史类课程着手开启这段求知之旅。
于是乎,他步履匆匆地寻觅到一处静谧宜人的隔间,轻轻地坐定下来。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从家中带来的略显简陋寒酸的文具用品,缓缓翻开那一摞厚厚的资料典籍,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自学的海洋之中。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困难重重,有些知识点与原世界相似,但更多的是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演变,有的规律、定律甚至走向了相反的对立面,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
正当他愁眉不展时,偶然听到其他学子谈论可以申请单独教学,据说这里的先生都是博古通今,对各类学问都深有研究,能够指点各方面学识。
卓青麟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着,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起来,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下定决心立刻前往拜访那位能够传授特殊学习方法的高人。
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兴奋,卓青麟脚步匆匆地赶到了文庙后院。那里有一座散发着浓郁书香气息的书舍,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静静地矗立在时光的角落里。当他踏入这座书舍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神秘。
一位年轻的先生正端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听到卓青麟的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温和而深邃。卓青麟赶忙上前说明自己的来意,言辞恳切而真挚。先生听完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愿意教导他那些独特的学习方法。
在先生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卓青麟就像发现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神奇之门,眼前豁然开朗。他逐渐领悟到如何从宏观的角度去构建知识的框架,然后再有条不紊地逐步填充其中的细节。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他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无垠的智慧海洋中,尽情畅游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卓青麟对这位先生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正是因为先生的悉心教导,才让他在求知的道路上迈出了如此重要的一步。
这份恩情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底,也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要成功完成那十五门高级学识任务的决心。于是,卓青麟毫不犹豫地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接下来紧张忙碌的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