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得失非常奇妙,尽管前后左右邻居都十分讨厌高歌家,尤其是他爸爸妈妈,但都非常喜欢高歌兄妹俩,隔壁的张爷爷张奶奶最为突出。只要他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去上班上学,张奶奶一定会叫高歌带上妹妹去她家玩,经常帮高歌带妹妹和帮忙清洗衣裳鞋袜。随着时间延续,两老意外发现这个过程存在有太多的快乐与欣慰。
张奶奶姓林,因为张爷爷的原因,大家都叫唤她为张奶奶。她那时刚退休不久,闲下来的她十分喜欢隔壁这对聪明可爱的两兄妹,见本是年幼的高歌带妹妹非常专心,不免爱意萌生,不知不觉便主动照顾他俩。
张爷爷大张奶奶六岁,是城建处政工科科长。张爷爷是经过战争年代的退伍军人,组织上原本是安排他当城建处处长,只是他认为自己没文化,坚持选择在政工科当了科长。
张爷爷特不喜欢高歌的爸爸,经常对高歌说他爸爸不是一个安分守纪的人;也批评他妈妈年纪轻轻的不求上进,十九岁就和大学没毕业且品德有问题的人搅合在一起,毫不顾忌给身经百战、战功累累的亡父脸上抹黑,最后还不听组织上劝阻,盲目离开军工企业和他爸爸结婚,导致现在沦落成了泼妇,整天就知道抱怨吵闹、摔锅砸碗。一再教育高歌切不可受到爸妈的负面影响,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光明磊落、有才有德有担当、对国家有作用的人。
夫妻俩虽然没儿没女,但并不富有,因为张爷爷的工资还要贴补河南老家农村五个兄弟姐妹。据说两老以前曾有抱养一个亲属的儿女想法,只是没有一个能让张奶奶满意,最终只好不了了之。
张爷爷张奶奶在生活上十分节俭,两人连一件当时贵重的呢子衣都没有,家具和自行车也是公家的,一台收音机就是他们家当时唯一的奢侈品。不过张爷爷有一只很好看的手表,那是他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纪念品,现已被高歌珍藏。张爷爷只是偶尔喝喝酒和每天抽两毛钱一盒的香烟,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干部架子,邻居们无不对他充满敬意。
无论怎样,两老经常不是买上一斤蛋糕或是饼干和桃酥,就是买上几个水果回家留给高歌和婉儿,慢慢的这对兄妹在他们家里不再叫张爷爷张奶奶了,演变成叫爷爷奶奶,这也是两老最幸福的时刻。生活中人与人的真情付出,往往极容易产生亲情,甚至还会超越血脉之亲。
就这样,兄妹俩进入张爷爷张奶奶家愈发频繁,滞留时间也是逐渐延长,每天的午餐基本上都是在两老家进行,导致婉儿不爱家里的饮食了。母亲对这种变化保持默认,毕竟两个孩子因为有了张奶奶的照顾不仅干净了许多,也为她减少很多的麻烦。
高歌的父亲对孩子和家庭是没有责任感的,所表现的父爱仅仅是偶尔逗逗儿女取一下乐而已。他虽然是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肄业生,但还是拥有建工学校的中专文凭,这在当时还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因此在城建处做技术工作。
父亲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至少高歌是这样肯定的。父亲九岁才上小学,但直接就上了二年级,三年级读完就跳级到五年级,最后以全五分(满分)成绩考上初中。初中毕业,再次以优异成绩考上省城建工学校;中专毕业,又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建筑工程学院,还差点被送去苏联留学,确属一帆顺风。
只是高歌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是大学肄业?并且还是毕业前两月的事?如果不是校长惜他是个难得人才,结果肯定是开除。通过张爷爷隐晦的讲述和后来对父亲的深入了解,高歌肯定父亲应该是因为男女情感之事而肄业,其次是爱发表不当言论。父亲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流成性,是一个典型管不住下半身的人物,也管不住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