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壮志凌然赴国难(1 / 2)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首页

朱枫顿了顿,目光投向北方,幽州的方向,语气沉稳:“臣愿领兵出征,击退鞑靼。”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三十万鞑靼铁骑,兵临幽州城下,两万大明将士与之相比,无异于以卵击石。

朱枫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心中一凛。

朱元璋听到朱枫应对鞑靼之事,目光迸射出精光,心中激动不已,几乎要喊出“儿子”二字。

欣慰与自豪如同奔腾的江河,在他的胸腔中翻涌。

他强忍着内心的波澜,紧紧盯着眼前这个临危不惧的年轻人,仿佛要将他深深地刻在心中。

朱枫单手负后,面色淡然,眉宇间似有隐而未发的锐气。

他明白此行凶险,但他更清楚,身为大明皇室,守护江山社稷是他的责任。

他缓缓说道:“两万将士虽少,却皆是我大明精锐。臣不惧危险,愿以死报国。”他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仿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徐达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朱枫此去,九死一生,但他依旧选择挺身而出,这份勇气和担当,让他不禁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问道:“你有几成把握?”

朱枫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抬头望向殿外的天空,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重重云层,看到了远方烽火连天的幽州城。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臣,必胜。”

朱元璋凝视着朱枫,心中波涛汹涌……

朱元璋的目光灼灼,仿佛要将朱枫整个人都看穿。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仿佛有一团烈火在燃烧。

这个年轻人,这个流落在外的皇子,此刻却展现出了如此的胆识和气魄,怎能不让他激动万分!

“好!好!好!”朱元璋连说了三个好字,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朕的儿子,果然是人中龙凤!”他几乎是嘶吼着说出这句话,声音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他仿佛看到了大明江山在他手中延续,辉煌永存的景象。

这江山,后继有人了!

这让他如何不激动,如何不欣慰!

他颤抖着双手,想要去触碰朱枫,却又在半空中停住,仿佛害怕惊扰了这来之不易的希望。

徐达亦是老泪纵横,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深知这江山得来不易。

如今,看到朱枫如此英勇果敢,他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殿下虽遗落民间多年,”徐达哽咽着说道,“却锋芒不减,真乃天佑大明啊!”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看到了当年那个为了大明江山浴血奋战的自己。

如今,大明有了这样一位继承人,他纵然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了!

他紧紧地握着腰间的佩剑,指节泛白,仿佛要将所有的激动和欣慰都倾注到这把剑中。

此生,能见证这一幕,值了!

“殿下,老臣……” 徐达颤抖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哽咽得说不出来。

他只能用充满敬佩和期盼的目光注视着朱枫,仿佛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朱枫感受着二人灼热的目光,心中波澜不惊。

他微微颔首,眼神坚定,仿佛一块坚不可摧的磐石。

“儿臣定不负父皇、不负大明!” 他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重担,但他并不畏惧。

为了大明,为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他愿付出一切!

“殿下……” 殿外,一个略显焦急的声音传来……

殿外的呼喊声渐渐远去,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翻涌的波涛。

他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朱枫,这个遗落民间多年的儿子,如今却展现出如此的胆识和魄力,让他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他抬手重重地拍了拍朱枫的肩膀,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无声的期许。

没有多言,朱元璋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聚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