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135:游击战初现端倪(二)(2 / 2)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首页

刘备的行为中规中矩,前世无往不利主要是因为其他竞争对手太不当人了,同一历史时段对比下,百姓自然更加拥护刘备。

纵向对比下,就不一定了。

真就这么得民心?

陈庆之火速写信于刘备,向刘备阐述蛾贼在北海的地位,郑重道:“夫战者,不可计一城一池之得失,亦不可仅仅关注沙场局势。”

“蛾贼‘均贫富、分田地’,不论东莱实施如何,在北海,尤其是石达开领导下,田地分摊不敢说十分合理,但不失公允,百姓得到田地后对石达开万分拥戴,处处阻挠我军。”

“欲破蛾贼,需先瓦解其民心。欲得北海,亦需瓦解其民心。此事迫在眉睫,主公万不能忽视!”

另一面,接连失利笃定了太史慈和陈玉成歼灭蛾贼的决心。

事实证明坚守没有作用,必须主动出击,找出蛾贼在哪,然后消灭他们。

营帐之中,烛火摇曳。太史慈与陈玉成相对而坐,面色凝重,面前的沙盘上,几枚石子代表着可能藏有蛾贼的村庄。

“玉成,如今蛾贼隐匿于村庄,不好寻找。” 太史慈率先打破沉默,目光紧紧盯着沙盘。

陈玉成轻抚胡须,微微点头,“是啊,石达开狡猾至极,利用村庄的房屋和地道东躲西藏,我们若贸然进攻,恐怕会陷入苦战,还可能伤及无辜百姓。”

太史慈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倒有一计,可将蛾贼一举擒获。”

他手指轻轻点在沙盘上,围绕着代表村庄的区域画了个圈:“我们可采用围困之法。蛾贼虽躲在村庄,但他们的物资有限,长时间被困,军心自乱。”

陈玉成眼前一亮,身子前倾,急切问道:“子义详细说说。”

太史慈不慌不忙,继续说道:“我等可安排士兵逐步搜查村庄,一间房一间房,一条巷子一条巷子地仔细排查。蛾贼即便再狡猾,也无处可逃。”

“可若是贼匪狗急跳墙,强行突围呢?” 陈玉成提出心中的担忧。

太史慈自信一笑,“他们若突围,正中我们下怀。一个村庄中的蛾贼消除后,咱们马上推进战线,步步压缩蛾贼生存空间,最终在某一个村庄中击破他们。”

“蛾贼分散于各个村庄当中,每个村子中人数都不会很多,我军大可分兵,一次包围多个村庄,既能提高效率,又可扩大战果。”

太史慈从陈玉成派密探的操作中得到启发。

陈玉成偷偷摸摸查过后,蛾贼有所防备,刘军不好渗透,那就大摇大摆地围困!

陈玉成拍案叫绝,“妙啊,子义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百姓安全,又能将蛾贼一网打尽。”

太史慈微微颔首,接着说道:“在搜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队形,防止贼匪突袭。同时,对村庄的每一处可疑之地都不能放过,哪怕是一口枯井,一处废弃的仓库。”

陈玉成点头表示赞同,“就依子义所言,我这就去安排士兵,明日一早便开始行动。”

“且慢,” 太史慈拦住陈玉成,“蛾贼狡诈,我们要防备他们察觉我们的计划,提前转移。今晚可先安排少量士兵在村庄周边暗中监视,防止蛾贼逃脱。”

陈玉成对太史慈的心思缜密深感佩服:“子义考虑周全,不愧是主公推崇的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