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回 京娘湖睹物思人 娲皇宫再现往事(2 / 2)明月照关河首页

李穆清摇摇头,擦干泪痕,温声回道:“谢谢姑娘,不用,就是年龄大了,看多了眼睛就容易流泪,我没事,姑娘你去忙吧。”

李穆清走出展列馆,直奔停车场,踏上大巴去往娲皇宫。这些景点之间都有车辆相互通行,很方便。

娲皇宫人称“华夏祖庙”,位于涉县东北的中皇山上,群翠环绕,山水相间,宫宇建巧,景色宜人。

李穆清拾级而上,走过部落园,看过功德园,阅过文化园,来到石牌坊。两座石狮镇守山门,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牌坊耸立前方,石鼓抱底,四柱立天,龙游祥云;四柱顶部镇吼远眺山下,威严而不失祥和。

穿过石牌坊,来到补天广场,一座汉白玉女娲塑像展现在游人面前。塑像目测高达十米左右,娲皇头拢高髻,眼俯众生,面容慈祥,双手左托炼石,右指微张,身披霓裳,脚踏祥云。

李穆清肯定这不是以前的女皇庙呀。当年宁军逼近大周京城平安城时,大批民众外逃。卫照临命令大军主力继续前行,留一部分军队安抚民众,给他们发粮发衣,搭建帐篷供他们居住,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宣传宁军政策,告诉他们大宁军队会保护他们每个人,不会伤害无辜百姓;战争很快就能结束,民众很快就能返乡过上平和的生活。民众将信将疑。

一个月过后,平安城归宁,宁军给民众发放盘缠返回故里,后来才知道大军统帅就是后来登基称帝的女皇卫照临。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民间感念她的恩情,就私设祀庙,就像现在土地公公庙,很小一座笼阁供着一座泥塑像,民间称为女皇庙。

后来卫照临知道了这件事,当时这个地方也叫涉县,要求地方禁止建造此类庙宇,先前建的也没要求拆除。那时的女皇庙和现在的娲皇宫根本没法相比,也许是她回到世上之后宁国修建的。

中国的民众自古以来就很质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哪怕得到一点点帮助,他们就会念恩存恩感恩报恩,这是牢牢刻在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和品质。当他们无以回报时,他们就会赴汤蹈火、以身相许、筑庙供奉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代代相传,永续至今。这些被供奉之人在民间逐渐神化,民众祈求得到他们的庇护,像门神、财神、灶神等等都有名有姓,所以有人说西方的神在天上,中国的神在地上不是没有道理。一句话西方的神虚构,中国的神实造。

李穆清右转来到停骖宫,宫墙之上镶有一幅壁画,这画叫伺辇图。图中女娲端坐车中,龙引凤辇,仙女环伺,神兵拱卫,云驱霞驾,巡游天下。当年卫照临本想微服私访,轻车简行,只带着李老道和陈霸先等数十随从到平安城探访故里和祭拜夫君李邦之墓,也不知道怎么被当地州府和民众得知,远隔十里,夹道欢迎,阵势浩大,搞得卫照临有点懵。后来就简单地看了一下国公府和祭拜了李邦墓后就回天京了。

这些是历史的机缘巧合,还是自己的胡乱猜想?一切都无从考证。李穆清没有继续前行。她没看娲皇阁就掉头下山,乘车返回邯郸。其实三生三世她都清楚记得。这次旅行她可以不来,但她想留个念想,也许以后她再也回不来了,再也看不到了。

次日,李穆清乘上返回桐城的高铁。她准备在剩下的一个月时间内含饴弄孙,相伴家人,然后留书一封,说自己将外出旅行四年,不必牵挂。四年后她将回来。当家人看到手戴熟悉的佛珠之人时,那人便是她。四年后她若不归就不必再等。

她已决定在七月六日中午准时到达龙眠河老龙口。

正所谓:青山何须桑梓地,吾心安处便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