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捕鱼正当时(2 / 2)史前十万年:我在冰天雪地当族长首页

“是啊,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可以把这些小水塘里面放上小鱼,每天喂一些鸭子的粪便或者内脏什么的,就能养出这么多鱼来。”

“这些鱼还不算多呢,族长还说过,要是有什么饲料在,这些鱼会养的更肥。”

熊巫跟熊祀最终还是没有离开这里,看着族中妇女吃力地将一条条杀好的鱼挂在架子上,沥干水分,他们也没有袖手旁观的意思,连忙上前,将又一盆杀好的鱼给挂在了架子上。

稍微沥干的鱼,将被放到直径一米的木盆里,按照十斤鱼一斤盐的比例,给鱼身上均匀地抹上盐,然后移到室内,每隔一段时间翻面,如此腌上两天,等到腌制均匀,再将腌制好的鱼肉挂起来,放阴凉且通风的地方,开始风干咸鱼,如果在风干的过程中会看到咸鱼的表面变得干爽并且有弹性,就可以收回并储存起来了;

而腌制好的咸鱼,可以放在秋冬日的太阳底下继续晾晒,以增强其保质期。

现在在各个部落,鱼肉已经占了很大一部分的食物消耗,不仅可以腌制咸鱼,还能用来炖汤,在秋天,很是滋补,每天早上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炖的奶白的鱼汤,上面撒上一点葱花和韭花,早起的寒气就被驱除出身体,让人倍感舒爽。

部落里的十几口大大小小的池塘,不仅贡献了3万多斤鱼,还产出了不少虾蟹和甲鱼。

两斤多重的甲鱼,被张洪让人挖了一个直径4米多、深一米的水坑放养在里面,总共大约有150多只,冬天可以吃上一些新鲜的,甲鱼汤可是滋补的很。

而一些螃蟹和虾子,就遭殃了。

由于之前族人们都不喜欢吃这种浑身是壳又没有多少肉的东西,而且捉起来也很麻烦,导致池塘里螃蟹很多,足足抓了有500多斤。张洪可是知道螃蟹的味道的,而且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步骤和材料,直接蒸就可以了。

在熊木的努力研究下,部落里现在除了陶锅陶罐陶缸等,还有一些常用的陶制炊具、用品,比如鬲,就是在陶锅的上边,又用木头制成了一个框子,可以通过下面加热热水产生水蒸气,蒸熟上面的食物。

如果有竹子的话,用竹子制作蒸笼,效果会更好,不过有了蒸锅,也能将这些螃蟹给做熟,滋味倒也不坏,就是没有醋、酱油这些调味料,但清淡略带一丝咸味的蟹肉,还是很受部落吃货们的喜爱,尤其是熊巫,这些天每天都要吃上几只,将蟹肉、蟹黄放到嘴里细细品味,眯着眼睛的样子让张洪很是无语。

蒸好的螃蟹让族人们尝到了鲜美的滋味,而吃剩下来的虾壳等,又被拿去喂猪喂鸡,给这些牲口补补钙。

至于虾子,则是用另外一种更细密的虾网给捕上来的。

池塘里的虾子,个头大的有手指头那么大,小的只有1-2厘米,通体透明。大一点的虾子用来炒菜味道不错,被捞上来之后,洗净剥去虾头,连同壳放到锅中炒熟,一会儿就是一盘美食;而小一点的,就直接洗净,晾晒在麻布上面,晒上几天做成虾皮,等晒干后往坛子里一装,等到冬天煮肉或者早餐煮粥的时候往里撒上一些,既能增加食物的鲜味,还能补充一些营养。

更大的虾子,除了捞一些出来食用,剩下的一大部分都被放到一个专门用来养殖虾子的水塘里,准备等冬天结冰的时候,将虾仁给剥下来,冻起来,搭配上从田野中找到的野生豌豆一起炒。

部落里的妇人和孩子们特别喜欢吃虾仁,每天捕捉到的河虾,大一点的都会交给这些孩子和妇女,让他们剥出一个个虾仁。除了清炒之外,还会混合着猪肉、粟米等放到石臼里捣成肉酱,然后放入调料,制作水汆丸。

水汆丸不仅仅只有虾肉味的,还有鱼肉、猪肉的,这些丸子在中午或者早上,会被丢到锅中跟一些菘菜叶子、冬瓜等一起煮,每个人吃上十几个丸子,喝上一大碗肉汤,便是一个上午的饭量。

捕捞完鱼塘里面的大鱼后,族人又将厚厚的淤泥、烂树叶等从塘底挖出,加深池塘深度,也将这些淤泥作为肥料运到田地里。

淤泥里有很多小鱼小虾,部落里没事干的小孩子们,就提着小水桶,一块淤泥一块淤泥地捉这些鱼虾,捉满一桶,就送到厨房让大人给炒熟,要么就拿去喂小鸡小鸭,玩得乐此不疲。

捡到的稍微大一点的鱼,也被放在陶锅里煮熟,混合着青草、野菜、粟米,被一桶桶地提到了猪圈,倒入石槽中,让一头头野猪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