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要义二】(1 / 2)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首页

乙二、释义 分三:丙一、约经题明性修二德。丙二、示经要并称叹法益。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缘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页。丙一、约经题明性修二德。

这里蕅益大师首先解释经题的含义。经题当中,先解释大佛顶。大佛顶就是《楞严经》整个修学的观念。你整个修学的观念、你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什么?就是保持随缘不变跟不变随缘,在不变跟随缘当中,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大佛顶。这个大佛顶有什么好处呢?它会成就一个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

我们看下一段“自行化他”。

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即此为化他因果,故名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和前面所说的大佛顶是一个道理。一个修行者的明了的心,当他顺从这个道理去思惟、顺从这个道理去修行的时候,他可以成就一个自行的功德,就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我们前面说的“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只获法身”,来破除我们不必要的妄想。

第二个,我们顺着这个道理去思惟,能够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够“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能够强化我们的菩萨愿望,使令我们的愿望不退转——“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所以这个大佛顶的道理,对我们自利利他是很有帮助的。这是讲到它的修德。这个“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

第三个,我们把这个性德的道理跟修德作一个总结,说是“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归性具;化他力用,宁隔体宗。

“因果妙修”,就是修,修是一种造作。你要去造作,你要去思惟。这种自利利他的因果,这种修德,其实是从性德而来的。要是佛陀不跟你讲这个观念,你也不能够成就修证了义,你也不能够使令这个万行成就首楞严。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

但这个性德——“化他力用,宁隔体宗”。“因果妙修”是讲修德由性德而起,但是性德也没有离开修德。所以讲“化他力用,宁隔体宗”。总而言之,我们讲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修德还能够开显性德,说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我们刚开始是根据一个很粗略的观念来开展出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以后,我们对这个观念更清楚了;更清楚以后,我们就开展出一个更大的自利利他;这个自利利他又使令我们观念更清楚……所以理论帮助我们修学,而修学又让我们更加了解理论。所以到最后是性修不二,是这个意思。

理论上讲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性德是这样子的。但实际在操作的时候——我们看《楞严经》的整个次第——实际在修德的时候,它刚开始偏重在“不变”,就是说你在变化当中,先把那个不变的清净本体找出来。它很强调这个。我们可以这样讲,《楞严经》差不多花三分之二以上的经文,在成就这个不变,发明随缘的部分少,它很强调自利的功德。所以虽然说它理论上是不变跟随缘,但是它成就的过程,还是有它的先后次第。

这个是讲到经题。

丙二、示经要并称叹法益

【要义二图一我放评论区】

这段讲分别真心跟妄心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段。丙二,示经要并称叹法益。这个讲到经文的要义。

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先讲经文要义;第二个,再称叹这个法门的殊胜。

蕅益大师讲《楞严经》的“正宗分”,其实有六大科。这个地方是分成五部分,只有五个部分,少的一个部分,就是“解释经题”。因为经题前面解释过了,所以就剩下五大科。好,我们一一地解释。

第一段,“分别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严经》刚开始,佛陀花了三卷半来分别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佛陀对烦恼刚开始都没有加以说明,他只告诉你,反正你所有的烦恼都有一个根本,有的功德也有个根本,所以叫作两种根本。佛陀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在枝末上、在作用上作分别,他只告诉我们说:一切法因缘生。有两种因缘:一个是所谓的杂染的因缘——所谓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这种惑业苦的流转的因缘;另外一个因缘是法身、般若、解脱,产生无量功德庄严的因缘。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启动他的内心创造很多的功德;有些人会启动他的内心,造了很多的烦恼去招感很多的业,而成就生死轮回呢?佛陀说这是因为我们的根本错误造成的。这两种根本是:常住真心是清净的根本,而攀缘心是杂染的根本。所以两种根本,一个是常住真心,一个是攀缘心。这两种根本,讲了一个譬喻,就像“金沙立辨”。我们加以说明。

我们今天看到一个金矿,知道它不完全是黄金,也不完全是泥沙,它是黄金跟沙的和合。但是它本来是黄金的——金矿刚开始是只有黄金,后来风吹雨打日晒,慢慢慢慢地泥沙就进来了,到最后黄金跟泥沙就混在一起。混在一起没关系,黄金的本质没有改变,我们只要加以陶冶,把沙去掉,黄金的本质迟早会显现出来。

意思是说,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是永远混在一起的。那么我们现在修行人的问题在哪里?有时候我们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我们有时候安住在妄想,产生了很多的贪瞋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别,先把它分清楚,先搞清楚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你还没有抓贼之前,先产生一个判断力。古德解释说,妄想跟真心的判断就是:妄想是离尘无体——离开了六尘的境界,它没有自体;而真心是离尘有体。我们加以说明。

我现在生起一个想法,说:“诶,这个东西很好吃。”这是一个想。那你要知道这个“想”,到底我应该随顺它让它增长广大,还是这个想法我应该把它消灭——它是一个贼,我应该把它消灭?首先,你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吃”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你要找它的根源。它有没有根源?哦,是因为这个东西,你跟它接触,有了一个欢喜的感受而产生的;当你把这样的外境拿掉以后,这个心就消失了。这个是标准的攀缘心,因为它的根源是在外面,它的生起的根源是从外面来的,这个就是贼了,因为它会破坏你的功德。那这个想法你要赶快把它消灭,因为它对你是障碍的。

“我一定要好好地拜佛。”这也是个想法。这想法是怎么来的?哦,因为拜佛能够消业障、增福慧。我们是从内心的道理的思惟而产生的,离开了六尘的境界,它本身有一个自体的,它自体是从内心生起的。妄想的根是从外来的,外境的刺激产生感受,感受引生妄想;真心的根是从你内心的道理经过如理思惟产生的。所以,你只要去找到它的根源,你就知道它到底是一个黄金应该保留;还是一个矿砂,应该赶快把它消灭。佛陀讲这个观念讲了三卷半,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总而言之,《楞严经》在破除虚妄、开显真实的时候,它很强调你一个人不要跟着感觉走,要跟着道理走。你不要老是做“我喜欢做的事”,那就完了!要做你应该做的事,你这整个行动要从理性的思惟产生。

这段讲分别真心跟妄心的相貌。这是第一段,讲了三卷半。

第二段“返妄归真”,这也讲了三卷半。前面是讲观念讲理论,返妄归真是讲修行的方法。

我现在知道什么是妄想、什么是真心,那么我起妄想的时候怎么办?要怎么把它带回来、带到真心?它的整个回家的过程是怎样的?

这个地方有两大段。

第一个,二义决而华屋有门。

这个我们叫作道前基础,修学三昧的基础。

这个“二义”,就是佛陀在讲二十五圆通之前,讲到“二决定义”。就是说你现在要把妄想消灭,要把真心慢慢地开显出来,首先你要产生两种决定的理解:

第一,你要省察你的因地发心:你为什么要修学?因为你的愿力会产生你内心的引导。所以首先要省察你是不是真实地发菩提心,这个是因地的发心。

第二,省察烦恼的根本。你要对治烦恼,那烦恼在哪里呢?这个地方讲到六根门头,其实烦恼就隐藏在六根门头。我们这一念心要跟外境接触,要靠六个门——眼、耳、鼻、舌、身、意六个门。这六个门你不可能关起来,所以你造恶业是六根,成就功德也是靠六根,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可以把六根的这些烦恼洗干净,洗干净了六根就放光。所以这个地方先讲“华屋有门”,“华屋”就是指涅盘,你要先找到你的门,进入这个房子的门就是六根,先把烦恼消掉,发起你的菩提心,个是道前基础。

就是,你今天带了很多军队要去打仗,第一个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要打这个仗,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打这个仗呢?你是为了成就人天福报、为了成就二乘涅盘还是成就佛陀?你打仗的动机在哪里?第二个你要知道这个盗贼在哪里。你的军队很强,你找不到盗贼也无济于事。所以这个“二决定义”,就是讲到两种的修学基础。

第二个讲正修三昧。正修三昧当中有两个重点:

首先讲到正行。首楞严王三昧的正行,就是二十五圆通。

圆通既陈,信方便之无非圣性。

刚开始佛陀讲二十五圆通,是讲到二十五个法门都可以返妄归真,都可以把心带回家。二十五个法门是哪些呢?六根、六尘、六识,就十八界了;还有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其实这整个二十五圆通,就是你的身心世界,都可以把心带回家,每一个都是悟入大佛顶性的方便。

圆根既选,知耳门之独利此方。

佛陀讲完二十五圆通以后,佛陀说这二十五个法门也不能全部修,要找一个契机的“圆根”——这个根特别契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于是找到了二十五圆通当中的耳根圆通,特别适合我们。二十五圆通——据古德的注解,有两个法门特别重要:第一个是〈耳根圆通章〉,第二个是〈念佛圆通章〉。

耳根为什么特别厉害?因为第一,我们的耳根,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你看你的眼睛只看一百二十度,你后面看不到。但是耳朵,你听声音是三百六十度,后面有人叫你,你还是听得很清楚。所以它的功能特别广大。第二,它的功能特别的坚固。你看你用眼睛看一个东西,看一个佛像,看一个小时就很累;你听声音,听一天都不会觉得累。耳根你可以不断地去用它,它不会有疲惫的感觉。所以在整个二十五圆通当中,因为耳根功能广大,而且它的功能也特别坚固,所以用耳根。

不过这个地方的耳根圆通,它要你听声音,进一步还要回光返照。比如说现在我们大家听声音——诶,你听到一些声音。我们习惯性听到声音以后就产生感受,然后就随这个声音去流转。我们一般是向外攀缘,因为有感受的刺激产生攀缘心。但这个时候情况不同了,它是反闻闻自性:你怎么会听到声音?你为什么能够听得到声音?那个能听的是谁?是谁在听声音?这个时候你开始向内去观察,就是那个心;然后再观进去,慢慢观进去;到最后——“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是找到那个闻性。我们这个佛性表现在眼睛叫见性,表现在耳朵叫闻性——见闻觉知都有它的本性。你从任何一个地方回家,都可以找到你的家。所以耳根圆通它的所缘境,就是你的清净的本性,是从听声音当中回光返照。

〈念佛圆通章〉不是这样,它的所缘境是佛号,直接忆念佛号,直接感应道交,然后悟到本性。两者不一样。这两个我们到了经文的时候再详细说明。

总而言之,它整个正行的观念,就是要你反闻闻自性。

那么它的助行呢?再看第二个,助行。

修首楞严王三昧有两个地方要注意的。第一个,就是四种清净明诲——明诲殷勤,戒乘俱急。

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我们这里讲到戒法的问题。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遮戒有时候是因时制宜,哪一尊佛到这个地方,他有时候有制,有时候没有制,因为环境不同、根机不同。但是杀盗淫妄四根本重戒,三世诸佛出世一定会制的。这四种明诲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一定要遵守的。所以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戒。这是第一个助行。

第二个,道场安立,显密互资。

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有一个道场,有一个清净的环境,要结界,而且要持咒。为什么要持咒呢?要防止鬼神障。因为我们无量劫来,有的冤亲债主刚好到鬼神界去了,这个时候你要持咒保护自己,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整个首楞严王三昧有两个助行,第一个是持戒清净,第二个是你要诵咒来保护自己。这到经文都会说明,它的正行助行。而这两个修习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个,了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要修行?第二个,你今天所对治的是什么?是六根门头的习气。这就是整个《楞严经》讲了三卷半,所谓的返妄归真的方法。这个讲到修行。

第三段讲到“修学位次”。修行当然有它的过程。

无渐次而立渐次,能历之正助圆彰。

在修行当中有一个能历的心,就是能念的心。我们这一念心,从它不变的体性来看是没有渐次的。真如的清净法身没有所谓的前后、好坏的渐次,从本质上是没有渐次。但是从它的数量来说、从它随缘的作用来说,而安立了渐次。这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心带回家,而每一个人对家的感觉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这句话怎么说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样,但是这两个数量不一样,有大小的差别。所以说,你今天把心带回家,虽然大家的所缘境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数量还是有差别,所以在没有渐次当中而勉强安立渐次。这个时候你就是“正助圆彰”,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诵咒。

那么你所历的阶位呢?即位次而非位次,所历之转依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