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超英父母的言辞有些难听,黄玲虽满心不情愿,但也只能答应把庄超英母亲接回家住。庄阿婆住进家里后,晚上频繁起夜,一会儿让人拿这个,一会儿让人拿那个,黄玲只能一次次起身伺候。庄图南白天上课打瞌睡,只能靠风油精提神。
林栋哲回家后,把庄筱婷在课堂上打瞌睡被老师抓的事儿告诉了宋莹。宋莹心疼,借口找东西把黄玲叫来,关切地说:“要不,让庄图南过来跟林栋哲睡吧,这样他能休息好。” 说着,还拿出钱递给黄玲,“庄图南每天走路上学太远了,你拿着钱先去买个自行车。” 黄玲连忙推辞:“这可不行,这是你买电视机的钱。” 宋莹执意塞给她:“先拿着,电视机不重要。”
黄玲感激不已,赶忙回去收拾东西。庄阿婆却不高兴了,嘟囔着:“怎么能去邻居家睡,就在这儿睡挺好的。” 黄玲没理会,催促庄图南赶紧过去。
第二天早上,林栋哲还赖在床上不起,庄图南一把将他拉起来。晚上,庄图南也会监督林栋哲洗脸刷牙睡觉。宋莹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感慨道:“这日子过得太幸福了,真希望庄图南就一直住这儿。”
黄玲心灵手巧,给大家做了新衣服。宋莹半开玩笑地说:“黄玲,你也该给我做一件,你肯定也希望我穿得漂漂亮亮的。” 黄玲听了,眼眶一红,忍不住哭了起来。在宋莹的追问下,她才道出实情:“现在家里缺钱,我打算把缝纫机卖了。”
庄阿婆看着家中的状况,心里暗自思忖着。她转过头对大家说道:“我的腿已经好得差不多啦,可以行走自如了。我想着啊,就和阿爷留在这儿住着吧,这样一来呢,还能帮帮黄玲做做家务什么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庄筱婷不禁面露忧色,着急地反驳道:“可是奶奶呀,您不知道,哥哥庄图南他每次在这里都睡不踏实,而且连个安静的地方做作业都没有。这要是因此耽误了他上学,那可如何是好哇!”众人听闻此言,纷纷陷入沉思之中。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庄阿婆最终还是决定听从孙女的意见,回到自己原本的住处去。于是乎,庄图南也开始动手收拾起自己的行李物品,准备一同搬离这里。而一直站在旁边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宋莹,则满脸都是依依不舍的神情。
就在这时,林栋哲突然风风火火地跑来找庄图南。只见他神神秘秘地凑到庄图南耳边低语道:“嘿,告诉你一个事儿哦!咱们班有好多同学都特别想看你的作业本呢,他们想出一毛钱来借阅一下,你觉得怎么样?”庄图南听后略微思考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将自己的作业本借给同学们看一看。
校长找到庄超英,看中他连续两年高考阅卷的经验,想让他刻一些习题给同学们做,还说一张卷子给五毛钱。庄超英想着以后不能去阅卷,没了阅卷补贴,便答应了。回家后,他就开始刻试卷。黄玲看着心疼:“现在这么冷,做这些事手都要长冻疮,根本不值得。” 庄超英无奈地说:“以后没阅卷补贴了,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黄玲听了,忍不住抱怨:“还说什么阅卷补贴,我两年都没见过。”
今年评先进生产者,奖品是一张电视机票。宋莹本满怀期待,可结果领导的儿媳妇要电视机,她没能评上,回家后气得不行。林武峰见状,用五十斤粮食换了一张电视机票,还哄着宋莹:“你能力太强了,大家怕你买了电视机,天天炫耀,才不把票投给你。” 宋莹被逗得破涕为笑。
黄玲得知后,找到宋莹,要借钱给她买电视机。宋莹推辞道:“这可不行。” 黄玲诚恳地说:“我结婚的时候年轻,和庄超英说好了各管各的钱。现在他每个月都拿三分之一的钱给父母家,阿婆阿爷还惦记着他那点阅卷补贴。我把钱借给你,就当是你帮我攒钱了。” 宋莹听了,心中感动,便同意了。
宋莹他们早早地去排队,终于买到了一台电视机。师傅过来装上天线,林栋哲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家都围聚过来,一同沉浸在这新奇的喜悦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越来越重要。宋莹他们给庄图南放英语讲座,张阿妹听到后,也趁机让小敏过来听。在这个小小的雹泉镇,生活就像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描绘着邻里间的互助、家庭的琐事以及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日子在平淡中流淌,却也在不经意间绽放出温暖与希望的光芒。 生活仍在继续,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镇上,每个人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着,他们的故事,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书写下去,成为雹泉镇独特的记忆。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与机遇,但他们都坚信,只要彼此携手,就能共同迎接生活的每一个日出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