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莹听到争吵声,赶紧让林栋哲把庄英超弟弟的两个孩子叫过来吃烤红薯,算是暂时缓和了一下气氛。第二天,黄玲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去了。林栋哲跑出去玩,玩得浑身脏兮兮的,宋莹看了又气又无奈,赶紧把他拉回去。宋莹跟林武峰说起这件事,苦笑着说:“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感觉自己都快要被烤焦了。之前图南在的时候,林栋哲跟着图南玩,还不会这么脏兮兮的。” 宋莹觉得应该去跟庄超英说一说,林武峰却觉得黄玲不在,宋莹一个人去找庄超英不太好,影响不好。
正巧庄超英要做饭,宋莹和林武峰便把庄超英叫到家里来。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起了之前的矛盾。庄超英感慨地说:“小时候家里穷,我们几个姐妹都是互相帮衬着长大的。现在能帮衬一下弟弟妹妹,也是应该的。” 林武峰却不这么认为:“你帮兄弟姐妹是应该的,但也别让孩子们跟着受累。你看看老吴他们家,姗姗在外面排队吹冷风,小敏就在家里躺着。上次我们蒸了馒头,叫小军过来吃,那孩子才三岁,一口气吃了三个大白馒头,说是很久都没吃馒头了。黄玲也是怕孩子们跟着吃苦,怕图南和筱婷吃不饱,才会跟你吵架的。”
庄超英听了,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说:“我明白了,是我考虑不周。我这就去把黄玲和孩子们接回来过年。”
过年的时候,大家又聚在了一起。互相拜年,热热闹闹地给孩子们包红包。宋莹回到家,拆开红包,却发现里面有一张作废的公债,顿时火冒三丈:“这算什么事儿?我花钱出去,却拿回来这么个东西,这不是花钱找罪受吗?” 林武峰赶紧让宋莹小声点:“你别这么大声,万一这公债是黄玲放的呢?” 宋莹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黄玲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张阿妹干的。”
这话正好被黄玲和庄超英听到,庄超英有些尴尬地看着黄玲:“你非得放张公债进去,这下可好,多尴尬。” 黄玲也气呼呼地说:“张阿妹把我们都当傻子,他们家孩子多,就提议互相发红包,不就是想占别人便宜吗?我就是不想给她钱。本来那个红包是要给小敏的,是你手快发给了林栋哲。” 庄超英无奈地说:“好歹是发给了林栋哲,要是发给小敏,回家三个孩子拆开红包,姗姗和小军的是钱,小敏的是公债,那可怎么办?”
为了赔罪,庄超英把好不容易拿到的一本书抄了一遍,想送给林栋哲。他想着抄下来的这本以后可以留给庄筱婷看。林栋哲拿到书,随手就拿去垫碗,林武峰赶紧把书拿出来:“这书可是好不容易拿到的,你可别糟蹋了。” 宋莹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着说:“庄超英也挺有意思,大过年的给人送书。”
日子还在继续,在这个小小的雹泉镇里,人们的生活依旧充满着酸甜苦辣。高考的浪潮在这个 80 年代的小镇上掀起了层层涟漪,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邻里之间的矛盾与和解,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而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他们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熠熠生辉。他们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里,努力地生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这个 80 年代的特殊时期,高考像是一道曙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庄英超、宋莹、林武峰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的未来谋划着。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孩子们走出小镇,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重要途径。
庄英超为了让图南能够考上重点中学,四处打听学习资料,还经常给图南辅导功课。他看着图南那认真学习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充满了期待。他希望图南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再重复他们这一代人的艰辛。
宋莹和林武峰也在为林栋哲的未来操心着。他们虽然没有庄英超那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知道,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他们会在林栋哲做作业的时候,尽量保持安静,还会把家里好吃的都留给林栋哲,希望他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
而黄玲,在经历了和庄超英的争吵之后,也更加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她开始更加用心地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也会和庄超英一起,关注图南和筱婷的学习情况。她知道,只有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镇上的人们都渐渐适应了高考带来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加重视教育,孩子们也更加努力地学习。在这个充满希望的 80 年代,雹泉镇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这个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故事的小镇上,生活还在继续,故事也在不断地书写着。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都有信心,凭借着彼此之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一一克服。因为他们知道,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虽然会有风雨,但只要心中有阳光,就一定能够看到绚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