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9章 星火初现(2 / 2)青春繁花,岁月无悔首页

负责情报的副总监迟疑了一下,回答道:“他们的国际市场布局虽然迅速,但供应链仍是他们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市场,物流和渠道建设尚未完全成熟。”

另一名高管插话:“此外,行远集团团队的凝聚力虽然看似强大,但核心人物过于依赖,尤其是杨子轩。只要我们能够制造内部混乱,他们的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董事长冷笑:“很好,那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步,拉拢他们的二线供应商,迫使他们在原材料和物流上出现延迟;第二步,针对杨子轩,制造舆论攻击,破坏他的个人声誉。”

“但是……”一名较为保守的高管犹豫着开口,“行远集团已经通过智核AI的成功,建立了非常稳固的品牌形象,舆论战可能很难真正影响到杨子轩。”

董事长目光冰冷:“既然正面无法击溃他,那就制造假象,让他们团队内部先产生裂痕。”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几名核心高管点头,黑鹰集团的反击计划正式展开。

这段时间,行远集团的团队虽然整体士气高涨,但核心成员们都能感受到暗流涌动。

张玉莹发现,有几家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突然要求“重新评估合同条款”,理由是“市场波动导致成本上涨”。尽管她第一时间采取了应对措施,但直觉告诉她,这背后恐怕并不简单。

“子轩,你有没有觉得这段时间黑鹰集团太安静了?”张玉莹在会议结束后对杨子轩说道。

杨子轩点了点头:“他们的资金链和舆论都遭到了重创,短期内确实难以翻盘。但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在暗地里酝酿什么大动作。”

“供应链的问题会不会是个切入点?”张玉莹提出自己的猜测,“最近几个主要的合作商明显表现得不对劲,我怀疑他们受到了黑鹰的压力。”

“这的确可能是他们的手段之一。”杨子轩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会让邵超带团队仔细排查所有的供应链环节,确保我们能够提前发现问题。”

几天后,一篇匿名文章突然在业内的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文章中直指杨子轩“独断专行”“过度依赖核心团队”,并暗示行远集团内部的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甚至捏造了几起子虚乌有的“内部斗争”事件。

起初,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在短时间内,有多个账号同时转发,并配上了一些看似“内幕爆料”的言论。很快,这场舆论风波开始扩散,一些不明真相的媒体也加入了转发和讨论。

“这是一次明显的舆论操控。”王少杰盯着屏幕上的文章分析道,“从发布时间到转发模式,都显得过于刻意。”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打击子轩个人的威信。”姚建航补充道,“这篇文章明面上针对的是公司管理问题,但实质是冲着你来的。”

杨子轩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只是冷静地说道:“这是黑鹰集团在试探我们的反应。如果我们急于澄清,反而会落入他们的节奏。”

“但如果不回应,会不会让谣言持续发酵?”张玉莹担忧地问道。

王少杰摇头:“我们需要的是更有力的反击,而不是单纯的澄清。”

当所有人都在为如何处理舆论风波头疼时,梁邵超突然带着一份重磅情报进入会议室。

“供应链的问题已经查明了。”梁邵超将几份文件摆在桌上,“黑鹰集团正在通过第三方壳公司向我们的几个二线供应商施压,试图切断我们的物流支持。但更有趣的是,我还发现了他们更深的计划。”

“更深的计划?”杨子轩皱眉。

“他们试图用舆论攻击来打击你的个人声誉,同时在供应链问题上制造短期混乱,最终的目的,是想让我们的核心团队内部产生分裂。他们甚至试图用匿名邮件拉拢姚建航。”梁邵超将一封邮件打印出来递给众人。

姚建航接过邮件,看了一眼后冷笑:“这群人还真是低估了我。”

杨子轩微微一笑:“邵超,你做得很好。既然他们想玩阴的,那我们就主动给他们制造一个‘假裂缝’。”

张玉莹顿时明白了杨子轩的意图:“你是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暴露一个弱点,引他们上钩?”

“没错。”杨子轩点头,“不过这次需要大家的全力配合,演得像一点,才能让他们彻底上当。”

经过详细的讨论,行远集团制定了反击计划。他们决定用供应链作为诱饵,故意制造短暂的延迟,放出风声让黑鹰集团以为自己的计划得逞。与此同时,舆论团队将安排一场“意外泄密事件”,引导外界将注意力转移到黑鹰集团的幕后操控上。

“这次行动的核心是精准打击。”杨子轩最后总结道,“我们不仅要击退黑鹰的阴谋,还要让他们的招数彻底失效,打掉他们的信心。”

张玉莹、姚建航、王少杰和梁邵超同时点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信任。

黑鹰集团的阴谋尚未完全显现,但行远集团已经做好了准备。这场较量,不仅是商业策略的比拼,更是一场智慧与毅力的对决。杨子轩带领的团队,正一步步将对手推向更深的深渊,而他们自己,也在不断突破极限,走向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