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税(1 / 2)大明狗腿子首页

成化二十二年,二月

内阁收到一份奏章,所奏事情非常大。

已经大到内阁不敢处理,司礼监更加不敢多事,只能呈报朱佑樘。

而且!

奏章出自张山风!

现在的掌权者——太子殿下,朱佑樘最亲近的人。

没有人,能拦得住这份奏章!

这是朱佑樘掌权之后,由张山风拉开改革序幕.。

大明改革,第一项开始了!

……

皇宫,御书房

朱佑樘召集了内阁,六部尚书,以及始作俑者张山风商议。

所有人很快的看完了奏章,上面的字不多,十几息就看完了。

但是!

事情很大,大到了天都塌了!

朱佑樘率先出言:“这奏章说的,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

他不是不明白,相反这就是他的提议!

虽然,张山风刚刚悟通官场之术,阴谋阳谋已经毕业。

但是,这些个国政民策,他还早着呢!

自然是朱佑樘的主意,只是朱佑樘为何装糊涂呢?

因为,这是撇清关系!

改革,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阻力会非常大!

所以!

作为掌权者的朱佑樘,从一开始,就要把自己摘出去。

他只打算,也最好只做一个拥护者,旁观者,而不是主持者!

一旦阻力过大,山崩地裂之时,还有回旋的余地,还能迂回的保住张山风!

他是这场改革,真正的始作俑者。

但是!

他绝不能将自己,推入风口浪尖!

他需要让张山风去跟反对者搏杀。

而且时不时的,还要给反对者一个假的希望。

而不是,一开始就摆明车马,不留余地的对撸。

尤其是现在他的地位,只是太子,还不是皇帝,还不是那么稳固!

这就是清朝唯一的明君——雍正皇帝,改革不彻底的原因。

雍正,不该把自己亮出来!

把自己亮出来,不是竖起来一个巨型靶子吗?

真正的棋手,要藏起来,退居幕后。

然后,还要给对手假希望,假装跟他们一伙的!

朱佑樘显然就狡猾多了,他有个性命相托的狗腿子!

让张山风去搞事情,自己明面上只做帮凶!

这样,反对的声音,不会第一时间,就拧成一股绳。

因为,他们还有希望,希望能改变太子殿下。

然后,温水慢慢煮死青蛙。

张山风出列,很严肃的解释起来:“摊丁入亩,就是将人丁税,免去!

以前的杂七杂八的税收,改为按田亩数量收税!

以此来减轻百姓负担,多多生养,以增加我大明人口!”

所有大臣还在消化张山风所说的话。

张山风继续说得:“大明人口一直没怎么增长,自洪武年间到现在,上百年的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按照常理,应该繁衍数代,人口数倍增长了。

但是!

事实不是这样!

洪武年间,人口大概六千万左右,如今甚至还少于六千万,只有五千多万!

以琼州为例,当年屯田的苗兵几千人,经过数代的屯田,已经在琼州真正的扎根。

除了官田和军田,他们真正的土地,从之前的一家一亩左右,增长到了而今的三四亩。

但是!

他们这几年的人口,依旧没有增长!

为什么呢?

不敢生!

他们为什么不敢生呢?”

一时间没人回应,场面显得很寂静。

这些人都是朝堂重臣,为官数十载,他们会不知道原因吗?

他们不敢,也不能说罢了!

张山风可没这顾忌,冷笑一声:“因为朝廷需要赋税,人丁要交税!

生的多,他们拿什么交税呢?”

户部尚书李敏不认同了:“殿下,以人头纳税,是古制!

此法自秦立,经两汉,又过唐宋,甚至连前元蒙古,也是这般纳税!

如果,少了人头税,朝廷等于少了一大税收。

没了税收,如何支持国家运作,军需补给,官员俸禄,殿宇修葺……”

张山风直接止住了李敏:“李尚书,此话差矣!

虽然,没了人丁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税收看似减少。

但是,按田亩纳税,国库的收入也不会少!”

万安事不关己,刘吉闭目养神,彭华欲言又止……

内阁三公,皆不愿多说。

万安和刘吉,是因为万党和新太子党失势,处境尴尬,最近一直沉默寡言。

彭华很想说点什么,但牵涉朝廷根本,税收一事,还在思索。

他不擅长理政,但善于找漏洞,还在挑张山风这些话的毛病。

倒是李敏,不知可否的冷笑:“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祖宗所定之法,经千年而未改,自有其原因!

按田亩纳税,能纳多少税?

如果还按照三十税一的方法,那么能从百姓手里,收多少税呢?

反之,加重赋税,乃害民之举,更加不可取!”

“臣也认为,祖宗之法,不可改!”

“殿下,切不可行此,数典忘祖之举!”

……

这话就跟炸开了锅一样,引来一片赞同之声。

李敏趁胜追击的责问:“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必然加重赋税。

这是百姓都将土地,投献给士绅。

而士绅不纳税……到时候,大家都喝西北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