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孟伟贤才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他抹抹眼泪,对孟清欢和孟清宇说:“你们知道你们父亲小时候是在哪里生活的吗?我想过去看看,看看他到底是怎么长大的。”
孟清欢不清楚老家在哪里,孟清宇倒是知道:“是这附近县里的一个小村庄,开车的话可能也就大半天的时间,只不过路有点难走,而且父亲已经离开那么多年了,可能没多少人记得他小时候的事了。”
即便如此,孟伟贤还是想去看看。
于是一行人驱车来到孟智小时候生活的村庄。
孟清欢和孟清宇刚一下车就,就有一个老人问:“是……孟智的孩子吗?”
孟庆宇愣了一下:“是的,老伯,您认识我父亲?”
老人顿时激动起来:“哎呦,我就说我眼神好吧,你这长相啊,跟你父亲年轻时候一模一样啊!
孟智可是我们村的大英雄啊!这孩子也是苦命人,小时候跟着一群人逃荒过来的。我们村里人见他可怜,就把一个破牛棚修修让他住了。
那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哟!后来参军牺牲了,还是国家追封的烈士呢!大家还修了个衣冠冢纪念他,喏,就在那边山上!”
衣冠冢的事情,孟庆宇知道,于是他继续追问那个老伯:“您知道我父亲小时候住在哪里吗?我想过去看看。”老人指了一个方向:“就在那边,原来是个破牛棚,后面这孩子大了,自己折腾着修了房子。虽说破了些,但好歹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家了。
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自己住的,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虽说没有正儿八经读过书,但是村里的老人们都很喜欢他,教他识过字。
再后面他就参军了,几年才能回来一回呢?但是每一次回来都给村里人带了好多吃的用的。
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呢,当兵还成了大官儿,长的又好,大家当时都夸他,还有不少家有适龄女儿的,想招他做女婿呢!”
孟伟贤听的勾起了嘴角,仿佛看到了那个引以为傲的儿子。
老人忽然想起了什么:“唉,说起他结婚这件事,我印象挺深。当年牛家的那个女儿天天和一个二流子厮混,名声不好。
大家都以为她要嫁不出去了,不知怎的,就和孟智成了一对儿。大家都说她看着就不像个老实过日子的人。
不过这丫头长的好,或许是因为这个吧?反正后面孟智也有本事啦,带着婆娘进城去了。哎,没想到还能见到他的孩子。”
老头似乎对孟智印象很深,一直在回忆。
大家静静听着,时不时再问两。
无论是原主,还是前世的孟清欢,都没怎么体会过父爱。
不过若是孟智还活着,原主和孟清宇应该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吧?
不管怎么说,找到了孟生前的痕迹,也是了了孟伟贤的一桩心事。拿到儿子遗物后,老头子精神都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