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朝的主要宦官有以下几位:
- 曹化淳:崇祯二年被任命为提督江南织造,不久又提督东厂,后还掌握锦衣卫指挥权。他在崇祯朝前期深受重用,负责诸多重要事务,甲申之变后,有说法称是他首先打开城门投降李自成,但也有观点为其鸣冤。
- 高起潜:崇祯朝的重要监军太监,被派到军营督军。他在军中耍官威,为敛财制定不合理的记功规则,严重影响了军队士气和战斗力。
- 张彝宪:崇祯任命他总理户部、工部两个重要部门,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反对,但崇祯不予理睬,依旧重用他,使其权势颇大。
- 王承恩: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皇帝信任。在明朝灭亡时,他陪伴崇祯帝到最后,崇祯帝自缢后,他也在旁边的海棠树上吊死,是崇祯朝为数不多被后世认为有忠义之举的宦官。
————
崇祯朝后宫主要人员包括皇后、贵妃、妃嫔等:
皇后
- 周皇后:苏州人,父亲周奎,天启六年被选为信王之妻,半年后册封为皇后。她容貌美丽,性格温婉,不事奢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周皇后建议南迁未被采纳,后在坤宁宫自缢殉国。
贵妃
- 田贵妃:陕西籍京居之女,父亲田弘遇。她心灵手巧、才艺出众,美貌绝伦,深得崇祯帝宠爱。崇祯元年封礼妃,崇祯八年擢升为贵妃,崇祯十四年进皇贵妃。崇祯十五年,因丧子之痛及失去皇帝宠爱而病逝于承乾宫。
- 袁贵妃:崇祯为信王时的侍妾,崇祯元年封淑妃,崇祯十四年进封贵妃。她性格温和,善解人意,与周皇后、田贵妃关系融洽。崇祯十七年,受命自尽未果,被崇祯砍伤,后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
其他妃嫔
- 陈妃:不受宠,《烬宫遗录》中记载其居承华宫数年,仅被崇祯临幸一次。
- 尤妃:在清世祖实录里有记载,清政府收留了她并在顺治八年四月去世,殡葬如礼,还拨给太监守坟。
- 卢妃:崇祯十四年十一月选入,《烬宫遗录》中有相关记载。
- 养艳姬:山西宁武关人,擅长吟诗、抚琴,是明末晋北有名的才女,明亡后到崂山百福庵出家为道。
- 蔺婉玉:崇祯帝内侍太监蔺卿之侄女,北京人,自幼善丝竹歌舞,被选入宫内任乐女,后选为妃,与养艳姬一同在崂山百福庵出家为道。
————
崇祯朝有许多民间奇人:
- 宋献策: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奇人,李自成的开国大军师,精通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1644年,他化装成算命先生混入北京城,为崇祯皇帝测字,通过对“友、有、酉、幽”等字的解读,暗示大明必亡,还留下一个“逃”字,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一定影响。
- 宋应星:明末清初杰出的农学家、科学家,所着《天工开物》是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着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一生讲求实学,其着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诸多学科。
- 袁尚统:明代画家,字叔明,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浑厚,人物野放,多画民间风俗,作品有浓厚生活气息,如崇祯十七年作的《远溪秋兴图》轴、崇祯十六年作的《古木群乌图》轴等。
- 石敬岩:名电,江苏常熟人,明末着名武术家,石家枪创始人。他身长赤髯,性鲁重诺,侠肝义胆,在军中任武师多年,身经百战,多有战功,其枪法朴实无华,极具实战价值,在明朝诸多枪法名家中独树一帜。
-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他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编写、刊行通俗文学,经他改订、出版的小说、戏曲和民歌有数十余种。他的思想受王守仁、李贽影响,强调真挚情感,反对虚伪礼教,主张以“情教”取代“宗教”,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其代表作品“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是明代较早且成就较高的拟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凌蒙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出身官宦家庭,是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在文学上受以李贽为代表的进步思潮影响,与汤显祖、袁中道等交往密切。他着称于世的话本小说集为《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与冯梦龙的“三言”齐名,对后世的白话短篇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