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朱桂: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母亲是郭惠妃,封为代王,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去世 ,封地山西大同府,大同所在区域在当时属于“代地”的范围。
肃王朱楧生于洪武九年(1376年),母亲是妃郜氏,封为肃王,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月去世 ,封地甘肃平凉府,这一区域当时可被看作是“肃地”相关范围。。
辽王朱植: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母亲是韩妃,封为辽王,于永乐二十二年去世 ,封地广宁(今辽宁西部等地),在当时东北地区这一带被看作是“辽地”的范围。。
庆王朱栴: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母亲是余氏,封为庆王,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去世 ,封地宁夏,当时这一区域可称为“庆地”相关范围。。
宁王朱权: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母亲是杨妃,封为宁王,正统十三年(1448年)去世,封地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一带),这在当时的地域观念里也可以说是“宁地”相关范围,后改封南昌。 。
岷王朱楩: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母亲是妃周氏,封为岷王,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去世 ,初封岷州,后辗转多地,岷州在当时算是“岷地”相关范围,而云南、福建漳州、湖南武冈州等地在当时各有其地域称呼,如云南被称为“滇地”。。
谷王朱橞: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母亲是惠妃郭氏,封为谷王,宣德三年(1428年)去世 ,封地宣府(今河北宣化),当时所在区域可以看作是“谷地”相关范围(实际当时可能没有这种明确划分,但按照藩王封地称呼习惯类比)。。
韩王朱松: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母亲是妃周氏,封为韩宪王,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去世,初封辽东开原,后移至甘肃平凉府,辽东开原在当时可看作“韩地”相关范围(古代韩国旧地概念范围涉及辽东部分地区),平凉也在藩王封地观念下可看作“韩地”范围。 。
沈王朱模: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母亲是赵贵妃,封为沈王,宣德六年(1431年)去世 ,封地潞州(今山西长治),在当时可称为“沈地”相关范围。
安王朱楹:生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母亲不详,封为安王,永乐十五年(1417年)去世 ,封地甘肃平凉府,这里在藩王封地称呼习惯上也可看作“安地”相关范围。
唐王朱桱:生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母亲是李贤妃,封为唐王,永乐十三年(1415年)九月去世 ,就藩河南南阳府,南阳在当时可以被看作是“唐地”相关范围。
郢靖王朱栋: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母亲是刘惠妃,封为郢靖王,永乐十二年(1414年)十一月去世,封地湖北孝感安陆,此地当时可看作是“郢地”范围 。
伊王朱?: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母亲是葛丽妃,封为伊厉王,永乐十二年(1414年)十月去世 ,就藩河南洛阳,洛阳在当时可看作是“伊地”范围。
朱楠:生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母亲不详,出生后一个月内夭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