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火车遇到了冻雨,列车降速运行,路上耽误了四五个小时,等到禹州火车站时已经是腊月十七早上八点多了。
今天中午十一点就能取车,取车手续并不麻烦,林宏明一个人也能成功办理业务。
何志鹏想着不麻烦他们了,准备带着姚兰花去坐客车。
林宏明连忙拦住他们,“何哥,嫂子,年前的回南平的客车一定非常拥挤,你们这个时候去,还不知道要等到几点才能坐上车呢!
“我这证才考出来没多久,我还指望何哥能在副驾驶帮我看看路况,指导指导我呢!”
“再说,一辆车装三个人还是五个人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你们就甭跟我客气了,一起回吧!”
临近年关,回南平县的班车虽然增加了几班,但是架不住回乡过年的乘客多,这时候汽车站每天都是排着长队。
何志鹏和姚兰花手里行李多,赶车不方便不说,没准林宏明取了车,从禹州市出发了,他们两人都还没坐上回家的客车。
何志鹏思考了几秒钟便同意了。
确实,年底国道上不太平,车里多两个人安全系数也高些。
黄丽兴奋地说道:“我现在去给我妹妹打电话,咱们接上她,再一起吃顿火锅!”
黄丽吃了几天清淡的羊城饭,想到火锅的滋味儿就流口水。
林宏明宠溺地笑笑,说道:“行,我和何哥去存行李,你和嫂子去打电话吧!就到师范大学附近吃火锅。”
林宏明的母校就是禹州师范大学,他对周边挺熟悉的。
说干就干,两个男人提着大包小包行李寄存到车站,黄丽和姚兰花去附近的公共电话亭打电话,和黄蓉约定好见面地点,等两个男人过来,立马打车去师范大学。
接到了黄蓉,五人去附近的火锅店吃了一顿热辣滚烫的火锅,一个个捂住肚子直呼畅快。
吃完饭距离取车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两个男人商量着先去托运部排队,三个女人就提出想去批发市场逛逛。
何志鹏讶异地看着姚兰花,他还从来都不知道她的精力这么好,在羊城跑了几天还不作数,回了禹州市还要继续逛。
姚兰花眼睛一弯,挽着他胳膊的手指就拧在他的软肉上,娇嗔地说道:“怎么?你有意见?”
何志鹏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后缩了缩,讨好地说道:“不敢,不敢,你说的都是对的,我无条件支持。”
姚兰花这才心满意足地放过他,喊上黄丽和黄蓉去坐公交车。
林宏明把黄丽叫到一边,问道:“你身上还有钱吗?你给家里人都买点小礼物,对了,别忘了还有未来大嫂。”
黄丽看着他笑嘻嘻的样子,心里特别高兴,语气特别温柔:“我身上还有一千多,我到时候给蓉儿两百,让她想买什么买什么。”
“好,你做主就行。”林宏明笑着点头从钱包里拿出一些零钱来,黄丽只拿了二十块,剩下的让他收好。
她叮嘱道:“我把CD装在一个蓝色的塑料袋里,你取行李的时候记得把它拿出来放到驾驶室里,可别放到磁带底下压坏了。”
昨天晚上黄丽就和他说了这事儿,现在又反复叮嘱着,林宏也不嫌烦,笑着答应。
林宏明和何志鹏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坐公交车送几个女人去批发市场,然后再去托运部排队取车。
几人下了公交车,黄丽指着街边的警务室,约定好十二点在这里汇合。
何志鹏低头思量了会儿,说道:“行,取车估计要半个多小时,到时候要是我们先到了就在这儿等你们。”
他又对着姚兰花叮嘱道:“两点在这儿集合,可别忘记了。”
姚兰花不耐烦地冲他挥手:“我知道了,怎么啰哩巴嗦的,快走吧你!”
姚兰花是想给她家香香买两套新衣服,再买些头绳、发夹之类小女孩喜欢的玩意儿。
黄丽是想着年底了,买些小礼品送给悦己的老客户。
在羊城那几天一直麻烦詹以林和李丽君,她不好意思提要求;自己一个人去逛吧,她又害怕遇到坏人,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回禹州再买,反正也贵不了多少钱。
时间紧,任务重,三个女人也不啰嗦,直奔五楼的童装区,分别给家里的孩子从头到脚都买了一身新的。
黄丽还买了几十张丝巾和几盒亮晶晶的胸针、耳环、戒指等饰品。
黄蓉没要黄丽给的钱,黄母给得生活费挺多的,她自己也攒下不少。
她给明玉和明月买了两件大红色的新棉袄,还买了不少小玩具和头花。
三个女人在市场里穿梭,脚步匆忙地挑选心仪的商品,最后又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一点五十分赶到警务室。
等了大概十几分钟,大头鞋就开到了她们面前。
林宏明动作利落地从驾驶室下来,迅速打开前备箱,将她们手中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全都塞进了车子里。
林宏明等她们坐稳了才回到驾驶室,一脚油门,汽车轰鸣着驶向回南平的公路。
旅途困顿,黄丽便让副驾驶的何志鹏放首音乐缓解下疲劳,何志鹏笑呵呵地应了,翻找手边袋子里的光盘。
随着“咔哒”一声轻响,音响里缓缓流淌出美妙的音乐。
当邓歌后甜甜的歌声在车内响起时,那动人的旋律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车里几人纷纷跟随着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开始大声跟唱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肆意的笑容。
这一刻,他们忘却了旅途的烦恼和疲惫,完全沉浸在了这温馨浪漫的氛围之中,用歌声抒发着内心深处的万般柔情。
快要靠近南平县城附近时,在一个路口设了检查岗,林宏明和何志鹏快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谨慎。
他们出发那天都还没有检查岗呢!怎么今天就有了?那些劫道的不能这么胆大妄为吧!
离得近了才发现路边停着一辆警车和一辆面包车。
一个简易的挡风棚边放着一盆炭火,边上坐着两个穿着制服的年轻公安和几个戴着袖章的人。
年轻公安伸手示意他停下来,林宏明将车速降下来,缓缓靠近他。
他突然发现那个年轻公安的面孔特别熟悉,一边停车,一边在回忆里仔细搜索这个年轻公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