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入军(2 / 2)从戚家军开始重铸武林首页

想想就觉得头疼,兵将能力不足也就罢了。参将庐镇、副使许东望、王谊、把总庐锐,游击尹秉衡,再加上自己,一众统兵将领间的旗语号令竟然还能各不相同,打起来临阵也没有人进行统一的谋划和统帅!

若是倭寇再多一点,神仙上手指挥也打不了胜仗啊!

封寇倒是没注意到旁边戚继光心中的诸般计较,他自从坐下调息时,习惯性的运起家传的功法后。沉静心神,便有两个字从识海深处浮现出来。

浮生!

倒是解了封寇的困惑。

自家家传有苗刀,深究起来却与其他各派苗刀都不相似。

说到底本来中国并无统一的“苗刀”一说,过去各门各派的双手刀法,基本就是直接称呼为“单刀”或者“长刀”。自民国军阀曹锟组建武术营,请出太祖门的高手教习双手刀法后,渐渐统一出“苗刀”这个名字。

而后随着中央国术馆建立,苗刀这一称呼,才在国内铺开。

而封家的苗刀,则是从最开始便叫作苗刀。来无影去无踪,家里边口口相传,是过去一个说书的带刀上门,不由分说传授下来的。封家曾经也遍查史料县志等等,却也找不到自家刀法的渊源。最后也只是传承下了这一套刀法,和一把五尺长刀。

刀上铭文,浮生。

料来自己现在的处境,便与这夜夜架在床头上的浮生长刀脱不开干系。不过好歹进了戚帅麾下,只要不出意外,以自己这身功夫,至少吃喝无忧了。

...

无名高地,如血残阳。

半个时辰前还是厮杀声震天响的龙山所城外,倭寇已经死的死,逃的逃。

明军大队也走了。

毕竟一仗打到傍晚,就是铁人也得埋锅造饭,更别提向来疲赖的东南兵士了。

晚霞一照,地上的残肢鲜血都变得隐晦起来,城中已有道道炊烟升起,远处层林尽染,飞鸟还巢。若忽略那满地污血散发的恶臭,整个无名高地竟透出几分莫名的残酷诗意。

但附近仍有人影游荡。

几个倭寇手里幸存下来的胆大农户,在尸堆周边挑挑捡捡,找一找打扫战场的明军遗漏下来的宝贝。残破的甲胄兵器、损坏的弩箭梭镖,甚至运气好还能找到掉落在犄角旮旯或者死人暗兜里藏着的银钱。

现在能多找着些东西,后边的日子便能好过几分。

顺便还要挖几个大坑,把明军和倭寇的尸体分别搬好埋掉,不然生出瘟疫,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个活儿,倒是可以在做完之后,找明军大营领些辛苦费。。

有一个农户向着残阳方向一路寻觅,走到高地边上,突然眼角撇到一个人跪在地上的影子。

难道是倭寇的漏网之鱼?

那农户心中颤抖,定睛再看,才看真切。原来是个被从正面一枪扎穿脖颈的倭寇,这一枪穿颈而过,被扎死的倭寇向前倒不下来,便向着龙山所城方向跪地死去。

不知像谢罪,还是像求饶。

这里正是封寇和那七名真倭厮杀的地方。

倭寇前锋崩溃后,后续明军全军冲锋。戚继光亲自领亲兵督战,一鼓作气之下,没人顾上砍这几个真倭的首级。

而从此处再往外,是最早明军前锋被倭寇赶羊般冲散的地方,不仅没有倭寇的尸体,连明军的尸体,都因为逃跑水平过硬,所以没死多少人。

临近傍晚,急着吃饭草草打扫战场的明军便没有顾及这边,倒是让农户捡了便宜。

农户心中欢喜,动作也甚是熟练的,手上下翻飞间,几下便把这几名倭寇的衣服兵器都扒到一边,眼见几把倭刀刀光闪亮,两杆鲁密铳有一杆枪管碎裂,已不能用。另一杆铳被一名胸口插箭的倭寇攥在手里,看上去却无甚外伤。

就这一杆铳,若是完好,能卖出一个月的饭钱!

农户伸手去拿,手指刚刚碰到铳身。突然手腕一紧,嘴上也被一把捂住,抬起头来,正好对上一双昏黄污浊,如恶鬼般狰狞的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