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跟采买的人说一声,庄子上的粮食足够慕容府吃用了,不用再去外面买粮食了。告诉他们,切勿慌乱,一切照旧。”
孙嬷嬷应了一声,迅速去安排了。
朝堂之上,皇上率领众臣在皇宫的木制宫殿里上朝。
今日发生了地动,所有的话题自然都围绕着西州的灾情。
目前西州受灾极为严重,可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一时之间还难以估算。
地震仍在持续,救援和统计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传回来的消息称,西州郡的衙门已经在地震中轰然倒塌,郡守也不知所踪。
百姓的房屋大量倒塌,无数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畜伤亡不计其数。
“必须尽快派人赈灾。”皇上神色凝重地看着一众大臣,声音低沉地说,“大家商议商议,派谁去合适?”
镇国公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西州百姓受灾严重,如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正急需朝廷安抚。
老臣认为,前去赈灾之人的身份不可太低,否则难以镇住局面。”
孟首辅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老臣觉得,还得从皇子中选派一人前去,如此方能最充分地体现皇家的爱民之心,也能让百姓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众大臣纷纷站出来,齐声说道:“臣附议!”
灾难时期,确实是皇家彰显天恩的好时机,同时也是拉拢人心的关键时刻。
皇子前去赈灾,不仅能代表皇家的恩泽,更重要的是,皇子前去,开仓放粮、紧急救援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好,那就决定派朕的皇儿去,谁愿意替朕分忧?”
皇上的目光在朝堂上的几个皇子身上一一扫过。
皇上最小的儿子年仅十一二岁,尚未成年,自然不在考虑之列。
其余三个成年皇子,太子、永王、寿王,此刻都静静地站在朝堂上。
各自揣测着,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被选中前往赈灾!
太子率先出列:“父皇,儿臣愿意前往。”
永王紧接着上前一步,说道:“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寿王也不甘落后,高声道:“父皇,儿臣愿意前往。”
这时,镇国公慢悠悠地向前几步,他白发苍苍,双手捧着玉笏,沉稳地说道:
“皇上,老臣推荐太子前往。太子身为储君,前往西州赈灾,最能体现圣恩,与百姓共度难关。如此,方能彰显皇室对百姓的关怀,稳固民心。”
太子一派的官员们纷纷出列,整齐跪地,齐声高呼:“臣附议,太子殿下最能体现皇恩浩荡。”
最终决定,由太子带领人马前去西州赈灾。
关于西州地动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那严重程度,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按照各地呈报上来的灾情统计,当地民生经济遭受重创,满目疮痍。
想要恢复西州往日的民生和经济,恐怕,至少需要十五至二十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