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章 王师北定(2 / 2)我,恶女,只想造反首页

吴珂点头。

吴应中捋胡子,“如今九娘子在北方,她放心得下我们吴家人在南方吗?”

吴珂不由得愣住。

吴应中语重心长道:“你大父我啊跟着她清理官绅,但凡在当地有威望的官绅多数都被干掉了。我年事已高,早就该致仕在南方颐养天年,她却不允,可知其中的原由?”

吴珂顿时便明白了他的话中话,说道:“九娘子害怕我们吴家也会成为那样的官绅。”

吴应中:“阿奴啊,当初奉州的世家是怎么被清杀的,咱们吴家人得牢记于心,别以为到了这京城,就能高枕无忧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你大父跟着九娘子奔波了十二年,她是什么性情,大父心里头门儿清。

“现在大父老了,日后入了土,是保不住你们这些后辈的。切记大父给你说过的那些话,勿要踩踏九娘子的底线,她的权威,不容人触碰,明白吗?”

“孙儿明白。”

“日后你大父走了,就一把火烧了,把骨灰带回南方安葬,那里毕竟是养我的地方。想我吴应中最初不过是小小主记,能有今日的荣光,也不枉此生了。”

他的前程是崔珏许的,老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学那姜太公,几十岁了才开始发家。

他都七十多岁了,身体虽然算得上硬朗,但小毛病也不少。若按正常情况,他完全是可以致仕颐养天年的。一来陈皎不允,二来他也想为后辈铺路,让他们的仕途稍稍顺畅一些。

现在因为大量缺人才,故而他们这些文官的后辈会得到启用,但若想学以前的世家大族垄断高官,族谱查杀警告。

陈九娘的手段,他见识得可多了,一个能杀兄弑父的人,别妄想着她能有几分情义。

她的所有情义,都是建立在王权之下的,一旦影响到她的权力,势必斩草除根。

吴应中在官场浸淫数十年,若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那就白活了一场。

从南方陆续过来的官员们都得到了优待。

这期间裴长秀领兵攻打平州,本以为要耗费许多日,结果该州一盘散沙,不战而败。

将士们一鼓作气连攻曲州,待到夏日才把尼日阿图斩杀。最后一个胡人政权被灭,意味着中原彻底被汉人掌控。

陈皎亲笔书写信函送至南方,让崔珏等人动身前往中原。

宫里头的许氏等人开启了日程,陈贤盛一家子也跟着队伍浩浩荡荡前往。不仅他们要过去,那些陈氏家族嫁出去的姐妹们也要携带夫家迁移。

总而言之,南方不会留下任何有声望的官员或皇族在当地,因为陈皎忌讳他们的影响力。

崔珏深知她的脾性,也处处周全,把能追走的全部追了过去。

各州的男丁们大部分出征,州府只有行政权,手里没有兵丁,就算要生事,也能迅速镇压平定。

北归的路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许氏坐在马车里,难掩兴奋。看这架势,她的闺女以后是要做皇帝的,她就是太后了!

命运真是一场奇妙的际遇,她许惠兰也算是苦尽甘来。

而在南方的达官贵人们一路向北时,徐州章凤男应允了陈皎等人的劝降。

那帮南方人既然能把胡人一个个干掉,他们自然无法与其抗衡,故而选择保命开城归顺。

徐州的归顺在意料之中。

至此中原十二州尽数拿下,天下十九州得到一统。

陈皎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那群武将们个个雄心勃勃,理所应当拥立她登顶。

现在就等着崔珏他们过来。

陈皎跟方世林等人讨论三省六部制。这个时期已经有了雏形,她在雏形上进行完善,仿唐制,确立各部职能划分,比以前更加清晰。

不仅如此,科举制也比以前更为细致,可见她曾费过不少心思。

从去年拿下中州后,绣娘们就在赶做帝王冕服。

服饰采取玄色与正红搭配,肩挑日月,两袖龙飞凤舞,皆用金丝绣制而成。

陈皎曾看过半成品,很是满意。她不太喜欢明黄,更钟意红与黑。

不仅如此,乾德殿的“龙椅”也重新做过,用纯金打造的龙头,是高椅的形式。

这个时代的汉人大部分都是跪坐,有方凳,也是胡人带过来的,人们的观念里没有高椅桌子这类器物。

就算是跂坐,也是在榻上。

陈皎要推进历史进程,让椅子桌子走进千家万户。

待到隆冬时节,奉州那边的人们陆续抵达京都,一一被安置。

许氏他们要晚些才到,进京已经是腊月初。

朝中早就在筹备登基大典,定于腊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