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这么说,开海仍旧可行?”
张辅道:“还是先剿一剿的好,待海面靖平,方好通商啊。”
“陛下,臣有异议。”赵辉发言。
朱瞻基示意赵辉畅所欲言。
“臣以为,倭寇可以剿,开海同样可以开,两者互不耽误。”
赵辉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倭寇产生的根源是日本希望与大明通商的需求与大明禁海政策之间的矛盾。因此理论上,倭寇或者说日本人是欢迎开海的,但是架不住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故意引倭寇登陆抢劫。
这就造成了一种怪相,明明希望开海的日本人,却在即将开海之际,上岸打劫,阻挠大明开海。
“所以臣以为,倭寇可以一面派水师剿灭,同时陆上也需要强正刚直的官员来稽查各地通倭的奸商。”赵辉恶狠狠地道。
“好,只是这……谁适合来干这个事呢?”朱瞻基问道。
“臣举荐交州知府何忠,此人坚守交州,意志坚定,不畏侵暴,有勇有谋,极为适合来署理此事。”
于是,朱瞻基升何忠为户部侍郎、巡抚浙江,命其火速赶往杭州上任。
……
这一转眼,就是腊月三十了。
人们忙活了一整年,就要过年了。
明代人当然也过年了,到了除夕,整个赵国公府就开始忙活起来。
有洒扫的。
有挂灯笼的。
有准备堂会的。
有准备各式祭品准备祭祖的。
大明立国以后,朱元璋规定了除夕不论大小官民人等都得祭祖。品官之家祭四代祖宗,庶人祭二代神主。
赵家的祖祠在国公府的东面,三间大屋,祠堂之内,供奉了赵家四代祖先——赵辉的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以及父亲赵和。
等女人们准备好了一应祭品、茶酒、香烛、纸钱。
赵家的男丁们便在赵辉的率领下进入祠堂祭祖,不过赵家一共就赵辉一个男人,只能让家仆们壮声势。
这时候女人是不进去,一个个老老小小的女人都列在祠堂外面,由老夫人刘氏领衔,朝着祠堂门跪拜。
宝庆也来了,站在刘氏左侧身后半步远,以示她地位尊崇,只比自己的婆婆低了半级。
而朱瑛则站在右侧,距离刘氏有一人距离。
这时候,正妻与平妻的等级差异就出来了。
终于,祭完祖,一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了。
赵辉特意命人将三娘子给秘密接回府中,一同赴宴。此时她地位未定,身份尴尬,一时都不知道该坐哪里好。
还是赵辉命她跟自己的一帮姬妾同桌,众人心领神会,也不点破,只当她是赵辉新纳的妾室。
用完了年夜饭,到了刘氏给子孙们发红包的时候了。
赵辉先给磕了头,然后起身后拱手笑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