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皇帝巡边(1 / 2)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首页

朱瞻基回到皇宫后,召妓之事似乎并没有被太后或孙皇后发现,于是一切照旧。

一日照例由翰林官进讲《资治通鉴外纪》,主要讲的是三皇五帝的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其实这些古时候圣贤之君的事迹大多来自后人编造,更多的是起教化后世之君的作用。

讲完后,朱瞻基借题发挥,问诸臣道:“古时帝王有巡狩之礼,后世何以不行?”

杨士奇对曰:“古之君臣,上下往来,以通礼意。至秦朝时尊君抑臣,斯礼遂废。”

意思就是以前的君臣是比较平等的,上下往来是为了交流感情。后来到了秦朝,君权上升,上下尊卑更明显了,这种礼节就没有了。

朱瞻基摇头觉得杨士奇说得不准确,更有些暗恼于杨士奇好像在“蛐蛐”他不够礼贤下士,对于群臣的进谏也常常不予理会。

杨荣进言道:“时势不同也,后世人君出巡,千乘万骑,百姓深受困扰,故而仁君轻易不出巡,以免扰民尔。”

朱瞻基还是不满意。

赵辉知道朱瞻基的想法,他还是不喜欢困在京城中,世界这么大,总想去看看。

这是好事啊,一个帝王有进取之心,比一味待皇宫里玩女人或修仙强多了。

便发言道:“臣以为,巡狩之礼,考制度,观民风,是为定国家、安社稷。天子长居京师,如何能知天下事?不免为臣子所蒙蔽,故而臣以为,天子巡狩,不可偏废也。”

对于这件事情,夏原吉居然也出言附和表示同意。

“臣以为,天子巡狩,可行也。此为考查地方、巡视边防之举,不必征调大军,不需征发民夫,不扰动地方。”

朱瞻基遂大喜,便此初步议定,打算出京巡视边防。

这次巡边,由赵辉领兵,成国公朱勇、阳武侯薛禄副之,以金忠为前锋。文臣方面,由夏原吉随行。

京师这边,由杨士奇、张辅一文一武留守。

出了京师,朱瞻基与赵辉闲聊。

朱瞻基很是兴奋,自从当皇帝后,他是第一回出京,有一种突然挣脱牢笼的感觉。

“赵辉,你觉得我为什么要巡边?”

“陛下是为边防计,巩固国家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