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部工匠们紧张制作零件的同时,张嫣并没有闲着。她频繁地来到工部,关注试制的进展情况,与工匠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还深入研究纺织工艺,了解不同布料对缝纫的要求,以便对缝纫机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零件终于全部制作完成。张嫣与工匠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进行组装。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各个零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位,拧紧每一颗螺丝,调整每一个部件的位置。当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完毕,一台初具雏形的缝纫机呈现在众人面前。
张嫣亲自坐在缝纫机前,深吸一口气,缓缓踩动踏板。机针开始上下运动,梭子也随之转动,但很快就出现了问题。线迹不整齐,时而跳线,时而断线,而且机器运转时发出异常的声响。张嫣和工匠们并没有气馁,他们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分析问题的根源。经过一番排查,发现是机针与梭子的配合还不够精准,传动装置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于是,他们对机针和梭子的位置进行了微调,对传动装置进行了加固和润滑。再次进行调试时,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小问题。张嫣和工匠们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继续对缝纫机进行优化,反复试验,不断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张嫣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的艰辛与不易。但她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功。她鼓励工匠们:“大家的努力不会白费,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让这台缝纫机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随着一次次的调试和改进,缝纫机的性能逐渐稳定,线迹变得整齐美观,机器运转也愈发顺畅。张嫣看着这台凝聚着众人心血的缝纫机,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她知道,距离成功已经越来越近,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她要将这台缝纫机进一步完善,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然后推广到各个纺织工坊,为大明的纺织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工部那弥漫着金属光泽与木屑气息的工坊内,凝聚着众人无数心血的缝纫机终于初步成型。张嫣深知,这仅仅是她革新纺织业宏伟蓝图中的第一步,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但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怀揣着对成功的热切渴望。
她轻轻地走到这台崭新的缝纫机前,仿佛在面对一件即将改变世界的神器。一旁的工匠们围聚过来,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期待,又夹杂着一丝紧张。张嫣缓缓地坐下,将一块精心挑选的格布平整地放置在缝纫机的工作台上,然后深吸一口气,缓缓踩动踏板。
随着踏板的起落,缝纫机开始运转起来。机针如灵动的舞者,有节奏地上下穿梭,然而,预想中整齐均匀的线迹并未出现。“咯哒”一声,机针突然停滞,张嫣心中一紧,仔细查看后发现,原来是线没能顺利挂上。她轻轻叹了口气,心中虽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是对问题的思索。她明白,这看似小小的失误,背后可能隐藏着线轴、导线装置或是机针穿线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
工匠们围拢过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皱着眉头说道:“娘娘,依老奴看,许是这线轴的张力不够稳定,导致出线时有时无,才挂不上针。”张嫣微微点头,觉得老工匠的分析很有道理。于是,大家一起对缝纫机的线轴装置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调整。他们微调了线轴上的张力调节旋钮,仔细检查了导线孔是否光滑,确保线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多的阻碍。
在众人的努力下,线轴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张嫣再次踩动踏板,缝纫机重新运转起来。机针顺利地挂上了线,开始在格布上缝制出一道道线迹。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大家面露欣喜之时,“啪”的一声脆响,缝纫机的皮带突然断裂,机器瞬间停止了运转。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