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2 / 2)刑警碰上剧情:疯狂崩坏模式开启首页

“傻孩子,跟二伯父还客气啥。这都是应该的。”时有德笑着说道,“等警察局那边有了消息,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挂断电话,时清暖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

官婉儿和时清暖并肩踏入J县警察厅,光洁的大理石地面倒映出她们的身影。

她们径直走向前台,礼貌地出示证件,表明来意。

前台警员迅速联系相关人员,不多时,一位身姿挺拔的警官便前来引导她们前往厅长办公室。

一路上,长廊两侧悬挂的警徽庄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

很快,他们来到一扇深色木门前,警官轻轻叩门,得到应允后,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踏入办公室,时清暖和官婉儿一眼便看到了坐在宽大办公桌后的厅长。

厅长年约五十多岁,两鬓微微斑白,脸上却带着和蔼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快请坐,二位小姑娘。”厅长站起身,热情地招呼她们,语气里满是客气与亲和。

时清暖和官婉儿依言坐下,官婉儿率先开口,条理清晰地将她们此行的目的,以及孙曼华案件的来龙去脉详细道来。

期间,厅长一直专注地倾听,不时点头,眼神中透着关切与重视。

待她们把事情完整说完,厅长沉思片刻,脸上依旧挂着客气的微笑,说道:“二位反映的情况我已了解,这案子虽说过去二十多年了,但事关重大,我们一定会重新彻查。”

说罢,厅长拿起电话,拨通内线:“小李,你过来一下。”

不一会儿,一位年轻警员匆匆走进办公室。厅长看向他,认真吩咐道:“你马上安排人,把二十多年前孙曼华那起命案的所有资料都调取出来,要确保完整无遗漏。”

警员领命后快步离开,厅长又将目光转向时清暖和官婉儿,语气坚定地说:“二位放心,我们一定会秉持公正、严谨的态度,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时清暖和官婉儿站起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时清暖诚恳地说道:“厅长,太感谢您了,这对我们真的非常重要。”

厅长摆了摆手,笑着回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嘛。后续调查有任何进展,我们会及时跟你们沟通。”

在警员的引领下,官婉儿和时清暖来到了资料室。

泛黄的卷宗被轻轻摆放在她们面前,纸张因岁月的侵蚀变得脆弱,每翻动一页,都仿佛能听到时光的低语。

她们小心翼翼地展开关于孙曼华案的资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现场照片。

照片中的洗发厅,在岁月的滤镜下显得格外阴森。

那扇半掩的店门,边缘已经腐朽,像是随时都会从门框上脱落。

门口的半截门帘,被灰尘厚厚地覆盖,在照片中静止不动,却仿佛能让人看到它在风中无力摆动的模样。

透过半开的门,可以看到店内凌乱摆放的沙发,上面的皮革早已开裂,露出里面的填充物,如同一张张狰狞的嘴。

店内的地面上,有大片干涸的血迹,像一幅扭曲的抽象画,那触目惊心的暗红色在黑白照片中显得格外醒目。

血迹从沙发旁一直延伸到角落那扇不起眼的小门,仿佛在诉说着孙曼华生前最后的挣扎。

角落里的那扇小门,紧闭着,门上的油漆剥落,露出斑驳的木质纹理。

门框上有一道深深的划痕,不知道是挣扎时留下的,还是凶手仓促逃离时所致。

在照片的另一处,洗发厅的镜子被砸得粉碎,玻璃碴子散落一地,反射出诡异的光芒。

镜子旁边的墙壁上,有几个模糊不清的血手印,仿佛在无声地呐喊,想要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照片的背景里,还能看到一些散落的洗发用品,瓶子东倒西歪,有些已经破裂,里面的液体干涸在地面上,与血迹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怖画面。

时清暖的手微微颤抖着,她紧咬下唇,眼中满是悲痛与愤怒。

官婉儿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予她力量与支持。

在那叠厚重的案件资料里,官婉儿和时清暖一张一张仔细翻看着,每一张照片都像一把利刃,刺痛着她们的心。

就在这时,一张照片映入眼帘,那一瞬间,时间仿若凝固。

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孩儿静静地躺在那里,双眼紧闭,毫无生气。

她扎着的马尾辫松松垮垮,几缕发丝凌乱地贴在苍白如纸的脸颊上。

她的胸口处,有一个触目惊心的大血洞,周围的衣物早已被鲜血浸透,干涸的血迹呈现出暗沉的黑色,在这静止的画面中,诉说着无尽的残忍与悲痛。

即便历经岁月,照片有了些许褪色,但这惨烈的场景依旧让人不忍直视。

“这就是孙曼华……”时清暖声音颤抖,喉咙像是被堵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官婉儿伸手轻轻搂住她的肩膀,无言地给予安慰,自己的目光也久久无法从照片上移开,眼中满是愤怒与悲悯。

强忍着内心的波澜,她们继续翻找,终于找到了那份尸检报告。

时清暖颤抖着双手拿起报告,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

看着看着,她的眉头越皱越紧,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涌上心头。

“这上面的报告资料实在是太马虎了,透露着一股不专业。”

时清暖气愤地说道,“死因只简单提及胸口锐器伤导致死亡,可关于凶器的推测、伤口的具体尺寸、角度,这些关键信息都模糊不清。而且现场痕迹的分析也极为潦草,像是随便应付了事。”

官婉儿凑近仔细查看,神色愈发凝重,“的确,按照正常的尸检流程,这些细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当年这案子究竟是怎么调查的,如此关键的报告竟然漏洞百出。”

时清暖紧盯着手中那漏洞百出的尸检报告,报告末尾医生的签名映入眼帘,那潦草的字迹此刻却像一道刺眼的伤疤。

她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将那名字拍照发给了李小文,指尖因愤怒与急切而微微颤抖。

“小文,拜托你赶紧查查这个医生,越快越好!”时清暖发送消息后,双眼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仿佛只过了一瞬,手机屏幕亮起,李小文的回复跳了出来:“查到了,但这个人第二年就去世。”

时清暖愣了一下,眉头拧成了个“川”字,心中涌起无数疑问。怎么会这么巧?

刚刚发现报告有问题,涉及的医生却早已离世。

她将手机递给官婉儿,官婉儿看完消息,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这事儿太蹊跷了,一个负责关键尸检的医生,在案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就去世,这中间难道没有关联?”

官婉儿低声说道,眼神中满是警惕与怀疑。

时清暖咬着下唇,沉思片刻后说:“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放过这条线索。哪怕他已经不在人世,或许他生前的工作记录、接触过的人,都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时清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第一位同事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她礼貌而急切地问道:“喂,是钱和朋吗?我想跟你打听个人,你认不认识二十多年前在J县做过尸检的张华伟?”

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对方语气里带着疑惑的否定:“没听说过呀,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人?”

她没有气馁,继续拨打下一个号码,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可得到的答案几乎如出一辙,一圈电话打下来,认识的法医同行们都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

就在时清暖感到有些失落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一位父母也是法医的朋友。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拨通了电话:“李华东,我知道这个问题很突然,但你能不能帮我想想,你或者你父母有没有听说过张华伟?二十多年前在J县做尸检的,他经手过一起很重要的案件。”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就在时清暖以为又要失望而归时,朋友的声音传了过来:“等等,我好像听我爸妈提过一嘴。不过挺奇怪的,听说他的孩子还有妻子在他去世没多久就出国了,之后就没了消息。”

时清暖的心跳陡然加快,她追问道:“你确定吗?还有没有其他信息,任何细节都行。”

朋友无奈地叹了口气:“真不太清楚了,就这事儿还是我以前听我爸妈聊天时偶然听到的。当时也没太在意,实在想不出更多了。”

挂断电话,时清暖把消息告诉了官婉儿。官婉儿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这家人走得如此匆忙,其中必有隐情。一个普通法医去世,妻儿却急着出国,很难不让人怀疑。我们得想办法查查他们出国的去向和后续的情况。”

时清暖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看来这案子背后牵扯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但不管怎样,只要有一丝线索,我都要查下去,一定要给孙曼华一个交代。”

她们两人正在资料室商谈时,厅长李和伟轻轻推开门走了进来,他面带关切地问道:“有什么发现吗?”

时清暖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期待,正欲开口,官婉儿抢先一步问道:“李厅长,当年这件事你还有记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