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保卫土豆(1 / 2)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首页

第161章 保卫土豆

杜十娘的这趟回门省亲,

可以说是非常圆满的,十娘拿到了杜如晦代表丰乡侯府给的二百万钱的嫁妆,李逸则卖了二十个祥瑞,赚了三百两黄金。

本来卖了十六个,最后杜三郎领着四个京兆杜氏找到他,这四个是杜氏其它几房的,也是不差钱的主,听说韦家杨家等都请到了祥瑞,甚至连皇甫家的都请到了,

在杜家的主场,哪能落了下风,于是这四房也各来请了一个。

李逸也是一副怎么也不能亏待自家人的态度,硬是从自己不多的祥瑞里又分出四个。

回到家,

李逸看着整整三百两黄金,忍不住笑出了猪叫声。

十娘都有点受不了丈夫这财迷样,

但她自己清点起自己嫁妆时,却一样是高兴的哼起了小曲,一张张田契、房契,还有商铺的房契,一叠奴契,以及数本账本。

二百万钱的嫁妆,实际只多不少。

有了这么大笔钱,十娘感觉腰杆子都硬起来了,而疏影等伺候她多年的十几个身边老人的到来,更是让她多了得力助手。

李逸现在手头攒了不少黄金。

李世民之前赏他九十两黄金,李渊上次赏他百两,这次赏七十二两,今天他又赚了三百两,

五百六十二两,

黄金储备多达六百多两!

十娘也挺震惊李逸搞钱的速度,

前段时间招部曲、买牛买犁耙种子,李逸手上钱用光了,还得借用秀芝娘三的钱,

结果这么快就攒起五百两黄金了。

还有几个作坊数个店铺也开始在持续赚钱,带来现金流,

家里还有几千亩地种下去了,明年夏又能收获。

不完,根本不完。

这钱的速度,已经赶不上李逸赚钱的速度了。

十娘原本还说阿兄给她二百万嫁妆,她把一百万拿给丈夫,毕竟这一百万是丈夫出的陪门财。

现在觉得没必要,根本没必要。

她笑呵呵的跟李逸说了这个决定,“那一百万钱,我不还给阿郎了,”

李逸大手一挥,霸气的道,“这二百万钱是你的嫁妆,是你的个人财产,我不会要你分毫的,”

对于百万赔门钱那事,李逸记着呢。

但一码归一码,杜家收了他赔门财,这事记着。可十娘这二百万是她嫁妆,不能混为一谈。

“你这些产业就自己好好经营,反正这些产业也都有人在打理,现在也归你了。要是你那边人手不够,你看上谁就调去,不够再招再买。”

如今拥有五六百私部曲的李逸,真的有点暴发户感觉了。

“等过完这个冬天,开春后,我们可以买些猪牛羊鸡鸭鹅来养,”庄园嘛,养殖肯定得搞起来,否则就浪费了庄园的潜力。

一夫一妻的家庭,只能是小农经济,

但豪强地主拥有成百上千的人手,除了耕种土地外,肯定要发展些副业的,

种桑种麻养蚕织布这是必然的,但还可以搞养殖。

他也是今天才知道,

原来京兆韦氏,就是整个京畿地区,最大的养猪户,他们拥有许多猪的牧场,对,他们养猪,就是放牧。

别看这些门阀贵族瞧不起猪肉,说是贱肉,根本不吃,但一点不妨碍他们养猪赚钱,

人家韦氏养猪,据说从周王朝就开始了,甚至他们自称,韦家以前是养龙的。

养不养龙李逸不知道,但韦家养猪,听说很赚钱。

别看贵族不吃猪肉,但不是人人都能消费的起羊肉的,猪肉在中下层的肉食消费里占比很大。

这年头,一般百姓搞不了养殖,没那个本钱,也经不起那个风险。

但对于地主豪强来说,养殖必不可少,

养牛既能下崽卖钱,更能出租耕牛,好多地主把牛租给农民,都是直接按地里收成的一成租子算的,

李逸不想跟一般地主一样放高利贷,那搞搞养殖副业也不错。

今日十娘特别高兴,

整个人兴奋无比,

到了晚上还是兴奋,十分主动的侍寝,硬是向李逸索要了三回,把李逸都弄的有点腰酸。

次日一早,

李逸锤着腰去御苑上班,

在太极宫北,玄武门外,

农圃监特意腾了一个温室,

李逸在这里见到了一群庄稼把式,

全是各个勋戚大臣家的庄头,他们或是皇帝赏赐了祥瑞,或是李逸送了祥瑞,现在这些祥瑞在御苑温室种植,各家派他们来跟李逸学习的。

四五十人。

在各勋戚大臣家,其实也都是庄园的庄头管事了,

在乡下,其实这些人地位还挺高。

大概也就跟以前杜三差不多了,

“浅水伯早上好,”

一群人纷纷过来请安问好,然后还带上了束脩,

每人十条咸肉脯,

另外还备了红枣、芹菜、莲子、红豆、龙眼干等,

这些玩意合称束脩六礼,很重的拜师礼了。

“你们这是?”

李逸虽说答应帮忙传授祥瑞金薯的种植管理办法,但也没想过还需要送礼拜师啊。

可这些人却不一而同的,好像是商量好的,

统一的束脩六礼,

人人十条腊肉,还有其它五样礼。

李逸说不用还不行,

在他们看来,能被家主选来学习种植祥瑞,那可是很被看重,必须得学会学精,

“浅水伯,礼数不可少,我等也是虚心求学。”

行,

那就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