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别把杜家吓着了(1 / 2)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首页

第157章 别把杜家吓着了

早朝后,

皇帝赐百官廊食,邢国公李密为光禄卿,按例进奉食物。

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却得带着一群厨役来给百官送饭菜,骄贵日久,心高气傲的李密哪受的了这个。

而偏偏他又还听大臣们廊食的时候聊起昨日浅水伯进献祥瑞,圣人赐名金薯,给许多金紫大臣赐下祥瑞。

而他身为光禄卿、上柱国、邢国公却没得赐祥瑞。

平时李渊总是称他弟,结果有好东西的时候就想不到他了,把表妹独孤氏许给他,结果还是个死了老公的寡妇。

这独孤氏仗着她独孤家关陇名门,表兄是皇帝,堂兄是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居然还有几分瞧不上他。

这里外里都不让人顺心。

下值后,李密找到心腹王伯当。

王伯当虽然官拜左武卫大将军,但仅是个虚衔,无一兵一卒,也没半点实权。

两人坐到一起,长叹短吁。

“那个李无逸献的金薯听说能亩产两三千斤,可一年三熟?”

“也许吧,听说他进献七十二斤金薯,天子便赏赐了他七十二铤黄金,还晋五品朝散大夫散职,”

李密叹道:“我一个金紫的从三品光禄卿,你也是一个金紫的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却连个金薯都分不到?”

当初李密以为自己投唐,山东还有那么多地盘和人马,李渊不得给他封个三公?

他当初归附洛阳朝廷,可是被授予太尉、中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魏国公的,

谁知道来了长安,手底下的王伯当,都封了正三品大将军,他却仅是个从三品,更可恨的是,这个光禄卿,每逢宫宴、廊食,他还得负责奉食,搞的跟一个杂吏一样。

“朝廷对李无逸这样的人都如此厚赐,却对我等如此不公。难道,我麾下旧部百万,山东连城百座来投,比不过一棵金薯?”

王伯当虽然是大将军,可来了后无权势,也很不满,“天下事在公掌握之中,如今东海公徐世绩在黎阳,襄阳公张善相在临汝、阳夏公李公逸在雍丘,

河南兵马部众尚在,岂能长此下去?”

李密也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公若有他意,便得趁早,那个魏玄成已经自荐往黎阳招抚徐世绩,若是他率部投唐,可就晚了。”

李密点头,

回到家中,独孤氏也恰从其它贵妇人家喝茶回来,

看到他便问,“今日在桂阳公主府上喝茶插,说到京兆杜氏那个出了百万赔门财的女婿,向圣人献祥瑞,那祥瑞据说一亩能收几千斤,许多公卿大臣都得赐金薯,

你怎么没有得赐?”

李密一肚子气,也不想理她。

可孤独氏却喋喋不休,

“跟你说话呢,亏以前还自称天下英雄,中原盟主,如今连个金薯都分不到,无能,”

李密恨不得上去掐死这个毒舌妇人。

心里却是越发坚定了要离开长安的决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天下大势未定,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他李密难道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密回到书房,给皇帝上书,“臣空受荣宠,坐安京师,不曾报效国家,山东之众皆是臣旧部,请往收而抚之,凭藉国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

李逸提着十几斤黄金回到了平康坊宅,

妻妾们都在等他的消息,

“如何?”十娘关心的问。

李逸把木盒放在桌上,砰的一声响,

“猜猜这里是什么!”

“夫君献土豆有功,陛下赏赐了?”

“娘子真聪明,今日八盆土豆,金殿上当场收获,秤得共七十二斤,陛下便赏赐了我七十二铤黄金,”

新罗婢发出尖叫声。

十娘和姬氏倒是没那么大惊小怪,

“娘子,七十二铤黄金呢,”

“一些黄金而已。”十娘道。

“三两一大铤,共二百余两,另外圣人还升我朝散大夫五品散职,又实授从六品宫苑副监,”

“还有,秦王也给了我一份厚礼,河东虞州良田千亩,并解池盐田一块,听说一年起码能产两千多石盐呢。”

这下,杜十娘也动容了。

两千多石盐啊,就算是当年开皇盛世的时候,盐最便宜也得要二十多钱一斗,

而现在,最差的盐都要三十多钱一斤,好点的一百多钱一斤。

一斗盐直两匹绢,一石盐能值两头牛。

两千石盐?

一边的新罗婢都有点算不过数来了,“那这一块盐田,一年卖盐的钱,岂不是能值四五千头牛?”

“还得有成本呢,从二月开始,一直到八月,前期准备两月,后面晒盐五个月,要忙碌七个月,得要雇人,这沟渠、引水、运输呢,

斗盐直两匹绢,只是到百姓手里的价,层层批发售卖,盐场那里没么多利。”

“那一半利总有了吧?”